眼看我们根本不主动进行接触,鲁比奥却反咬一嘴称,中国“想要”与美国达成短期妥协!

寒月清辉洒落处 2025-05-06 11:25:11

眼看我们根本不主动进行接触,鲁比奥却反咬一嘴称,中国“想要”与美国达成短期妥协!5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我的意思是,中国方面正在主动接触。他们想见面。他们想谈。我们已经有人参与其中。显然,我们的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参与了这些工作,他们的会谈很快就会开始。 鲁比奥的这番言论,活脱脱就是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明明是美国自己被关税战拖得焦头烂额,却非要倒打一耙,把中国描绘成急于妥协的一方。这种贼喊捉贼的戏码,本质上暴露了美国当前的战略焦虑。 先看事实层面的矛盾。中国外交部已经两次明确表态“未与美国进行任何接触”,可鲁比奥却在采访中言之凿凿称“中国主动寻求谈判”。 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操作,相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鲁比奥的言论是“政治表演”,目的是给美国国内舆论制造“中国服软”的假象,转移民众对关税战恶果的注意力。 再看美国的真实处境。关税战打了一年多,美国非但没占到便宜,反而把自己拖进了“三重困境”。国内通胀像脱缰野马,洛杉矶港货运量暴跌35%,导致商品短缺、物价飞涨,普通家庭每年多支出5200美元。盟友反目成仇,加拿大自由党借着反美情绪胜选,欧盟准备动用“反胁迫工具”报复,连日本都在谈判中强硬拒绝汽车关税。企业哀鸿遍野,波音、苹果等巨头因供应链断裂损失惨重,3M公司为规避关税被迫转移110家工厂,美国制造业回流彻底成了笑话。 美国的困境,根子在于其“单边主义”思维的破产。关税战本质上是一场“自杀式袭击”:对中国加征的关税,70%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对盟友加税,反而逼着德国奔驰、日本丰田加速向中国转移产能。更讽刺的是,美国试图用关税打压中国,结果却让中国产业链韧性更强——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8%,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全球份额突破40%,“去中国化”彻底沦为空谈。 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要谈判可以,但必须先取消不合理关税。这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维护国际经贸规则的底线。 正如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所言,美国的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而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推动技术升级,正在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当德国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化工厂,当沙特阿美与中国石化签署长期原油供应协议,这些行动已经给出了答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世纪80年代,美国用《广场协议》打压日本,结果成就了“失去的三十年”;如今想用关税遏制中国,却只会加速全球经济重心东移。 鲁比奥或许该醒醒了:在21世纪的全球化棋盘上,单边主义的“零和游戏”早已过时,唯有平等合作才能共赢。如果美国继续沉迷于“美国优先”的迷梦,最终只会被时代列车远远抛下。

0 阅读:133

猜你喜欢

寒月清辉洒落处

寒月清辉洒落处

寒月清辉洒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