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发出警告,印度不去俄二战纪念活动!

远敏聊 2025-05-06 15:33:17

一、印度 “西倾” 的三大信号 印度总理莫迪宣布缺席 5 月 9 日莫斯科二战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这是继 2024 年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后,印度连续第三次缺席南方国家联盟的重要活动。与此同时,印度对欧美组织的参与度显著提升:2024 年 6 月,莫迪以正式成员身份出席 G7 峰会,并与法国签署价值 10 亿欧元的 “阵风” 战斗机采购协议。这种 “选择性参与” 背后,是印度战略重心的根本性调整。 从数据看,印度与西方的军事合作已进入快车道。2025 年 2 月,印度与美国签署《21 世纪美印主要防务合作伙伴框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采购价值 300 亿美元的 F-35 战机、“标枪” 反坦克导弹等装备。相比之下,印度对金砖国家的贸易依赖度持续下降 ——2024 年一季度,印度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额仅占其外贸总额的 12.3%,较 2022 年同期下降 4.7 个百分点。

二、南方国家联盟的 “印度困局” 印度的 “西倾” 正在撕裂金砖与上合组织的合作框架。以金砖国家为例,2024 年新开发银行批准的 80 多个项目中,印度参与度不足 5%,而中国贡献了 62% 的资金和 78% 的项目落地。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印度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消极态度直接导致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受阻。 更严重的是,印度的 “搅局” 行为削弱了组织凝聚力。2024 年上合防长会议期间,印度拒绝与中国进行双边会谈,导致安全合作议题陷入僵局。这种 “对抗式参与” 使得金砖与上合逐渐沦为 “清谈馆”,难以形成实质性成果。

三、驱离印度的现实困境 尽管印度的离心倾向明显,但驱离印度并非易事。首先,金砖与上合组织均无明确的驱逐机制。根据《金砖国家宪章》,成员国退出需经全体一致同意,而俄罗斯、南非等国明确反对驱逐印度。其次,印度仍是南方国家联盟的重要力量 —— 其人口占金砖国家的 40%,经济总量占上合组织的 28%,驱离将导致组织影响力大幅缩水。 中国的态度尤为关键。作为金砖与上合的核心成员国,中国主张 “包容性发展”,反对将印度推向对立面。2025 年 4 月,中国主办的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吸引印度参与,签署 18 个合作项目,金额达 47.95 亿元。这种 “以合作促融合” 的策略,显示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利益绑定而非对抗解决问题。

四、乌克兰安全威胁的蝴蝶效应 乌克兰对莫斯科纪念活动的安全警告,为南方国家联盟的困境增添新变量。尽管乌克兰官方否认计划攻击,但俄媒披露,乌特种部队已在莫斯科周边部署 “海马斯” 火箭炮和无人机。若冲突升级,可能引发俄罗斯对西方的全面报复,进一步激化印度与俄罗斯的矛盾 —— 印度 65% 的原油进口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中断将重创其经济。 不过,危机中也蕴含机遇。乌克兰冲突可能迫使印度重新评估 “平衡外交” 的风险,回归南方国家联盟以对冲西方压力。2025 年 3 月,印度参与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试图在大国博弈中扮演调停者角色,这或许是其战略摇摆的转折点。

五、南方国家联盟的破局之道 面对印度 “西倾”,金砖与上合需从三方面重构合作框架: 机制改革:推动 “金砖 +” 模式,吸纳印尼、埃及等新兴经济体,稀释印度的否决权; 议题创新:将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印度薄弱领域作为合作重点,降低其存在感; 利益绑定: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平台,强化成员国间的产业链协同,减少对印度市场的依赖。 结语 印度的 “西倾” 是全球化退潮期的必然现象,但其对南方国家联盟的冲击不应被夸大。金砖与上合的生命力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非个别成员国的忠诚度。正如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推动的 100 多项合作所示,只要核心成员国保持战略定力,南方国家联盟仍能在动荡中开辟新路径。乌克兰危机或许是一个警示: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任何组织都需要更灵活的生存智慧。

0 阅读:141

猜你喜欢

远敏聊

远敏聊

远敏聊,给你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