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中医大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现代人总把“脾胃虚弱”当成小毛病,却不知头晕目眩、四肢困倦、反复上火、腹泻便秘,甚至免疫力低下,根源往往在于脾胃元气受损! 想要养好脾胃首先要做减法,明确不要做什么,然后再去调理,就会事半功倍!
“苍天之气贵清净,阳气恶烦劳。”人体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最怕过度消耗。李东垣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的核心理论——这里“火”特指因脾胃虚弱产生的“阴火”(虚火),而非实火。当饮食生冷、熬夜加班、焦虑内耗时,脾胃元气被透支,身体被迫点燃“阴火”维持机能,这种虚火会进一步灼伤脾胃,形成恶性循环。正如煎炸食物时火太猛会把锅烧干,人也会出现口干咽燥、失眠盗汗却手脚冰凉等“假热真寒”症状。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脾胃如同化工厂,将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若脾胃受损,上焦心肺得不到滋养(面色萎黄、气短心悸),下焦肝肾失去濡养(腰膝酸软、耳鸣脱发),整个人就像缺水的植物,日渐枯萎。
“形气俱虚,乃受外邪。”脾胃虚者卫气不足,相当于城墙失修,风寒暑湿等外邪轻易入侵。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容易感冒”“过敏反复”,却不知根源在于脾胃这座“城池”早已千疮百孔。
“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焦虑内耗直接抑制脾胃运化,这就是为什么压力大时容易胃痛腹泻。站桩、八段锦、深呼吸,比盲目“降火”更重要。
“阳气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熬夜加班、深夜健身都是在透支阳气。早晨7-9点(胃经当令)吃温热早餐,午后小憩养脾,日落少食,才是真正的“续命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