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9日,一声巨响中,“广州号”驱逐舰发生爆炸,舰上133名海军官兵壮

贺洛寒说汽车 2025-05-07 15:31:13

1978年3月9日,一声巨响中,“广州号”驱逐舰发生爆炸,舰上133名海军官兵壮烈牺牲,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人为破坏事件,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案件侦破后,凶手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赖三羊是四川农村的一个普通小伙,家里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没见过啥大世面,但对大海特别向往,总听村里老人讲海军的故事,觉得当兵开军舰特有面子。70年代初,他咬咬牙报名参军,体检时站得笔直,体检表上写着“身体素质过硬”。被分到南海舰队后,他训练特别卖力,晒得皮肤黝黑,别人偷懒他还加练,很快就混出点名堂。几年下来,他当上了“广州号”驱逐舰的水武长,专门管武器弹药库,这在部队里算个技术活儿,挺受人尊敬。   可赖三羊这人脾气不好,私底下爱发火,同事之间有点小摩擦他就绷着脸,谁也不搭理。1976年,他回村探亲,家里给他安排了个对象,是邻村一个老实姑娘。两人见面没啥共同语言,但那年头父母之命不好违,赖三羊稀里糊涂就订了婚。结婚后,他常年在部队,夫妻俩聚少离多,感情淡得像白开水。他回村时心情不好就冲媳妇撒气,村里人都知道他家吵架吵得凶。没过多久,他嫌媳妇“配不上自己”,非要离婚。姑娘家觉得丢人,劝他别闹,可他态度强硬,硬是把婚离了。离婚的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姑娘受不了闲言碎语,寻了短见。这事闹大后,部队知道了,觉得他作风有问题,影响军人形象,直接给他下了处分,撤了职,还要他退伍。赖三羊一下子从天上摔到地下,工作没了,名声也臭了,回村都没脸见人。

“广州号”驱逐舰是70年代中国海军的骄傲,属于051型导弹驱逐舰,1971年下水,1974年服役,1977年正式交给南海舰队。这艘舰排水量3000多吨,装了“海鹰”反舰导弹和130毫米舰炮,在当时绝对是尖端货。它的存在让越南在南海的嚣张气焰收敛了不少,国家对它寄予厚望,打算靠它守住南海的地盘。可谁也没想到,这艘舰服役才一年多,就彻底完了。   1978年3月9日晚8点40分,湛江麻斜军港的“广州号”突然炸了。爆炸从舰体中部开始,火光冲天,声音大得连几公里外的居民都听见了。紧接着,第二次爆炸引发弹药库起火,火势完全失控。舰长当机立断命令弃船,但时间太短,很多人没来得及逃出去。到晚上10点55分,第三次爆炸把舰炸成两截,整艘舰沉进海里。133名官兵当场牺牲,28人受伤,经济损失11个亿,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   事故一出,全国哗然。军委高度重视,马上派总参、海军和舰队组成联合调查组,非得查个水落石出。刚开始,大家都怀疑是越南干的。那会儿中越关系紧张,越南在南海搞小动作,派人搞破坏也不是不可能。可调查组查了现场,发现爆炸是从弹药库内部开始的,港口安保也没发现外人入侵的痕迹。这下矛头转向内部,调查组顺着线索查,发现作案的是赖三羊,一个已经被开除的排级干部。   赖三羊因为被撤职退伍,怀恨在心。他对部队的处分耿耿于怀,觉得是部队毁了他的人生。他利用之前在舰上的经验,偷偷潜回“广州号”,进了弹药库,点燃了易燃物,引发了爆炸。他自己也在爆炸中死了,但这没法洗清他的罪行。调查组花了半年时间,确认是他蓄意报复,害了133条人命,也毁了国家的重器。

“广州号”爆炸是新中国海军史上最惨痛的一页,影响深远。事故发生后,海军立刻封锁了事发海域,组织打捞队下水作业。打捞持续了十几天,回收了20多具遗体,还有一些导弹零件和仪器,但舰体已经彻底报废。1979年,残骸被拖走处理,船尾被改成浮船坞,算是物尽其用。事发地附近建了个烈士墓,133名牺牲的官兵被追认为烈士,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每年清明都有人来祭奠。   赖三羊的名字被钉在耻辱柱上,他的档案被永久封存,家乡人提到他都摇头叹气。他家房子后来没人住,慢慢荒了,村里人当他是反面教材。这件事也让海军痛定思痛,弹药库的管理制度被全面升级,人员筛选和心理评估也更严格了。部队还专门开了会,拿赖三羊的事儿警示大家,强调纪律和责任。   牺牲官兵的家属得到了安置,海军定期派人慰问,逢年过节送去米面油。烈士们的故事被写进南海舰队的史册,激励后来的官兵。80年代,051型驱逐舰的改进型陆续服役,海军实力稳步提升。到了90年代,中国舰艇开始巡航更远的海域,捍卫国家利益。赖三羊的恶行虽然给海军带来了重创,但没能阻止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

0 阅读:14
贺洛寒说汽车

贺洛寒说汽车

贺洛寒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