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德国特工拎着一包“假英镑”,来到瑞士银行存钱,并暗示银行人员,这些钱

蜀山史道 2025-05-08 09:44:51

1940年,德国特工拎着一包“假英镑”,来到瑞士银行存钱,并暗示银行人员,这些钱来路不明。银行鉴定后说:“是真钱!真的不能再真了!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到英格兰银行进行最终鉴定。”于是,特工带着钱来到英格兰银行,专家们仔细查验后,挑出了约10%的假币,并感谢特工的诚实。特工心里暗笑,任务完成了,银行无法分辨德国造出来的假币。

在1940年的一个春日,一名德国特工走进了位于瑞士的一家银行,手里拿着一包英镑。他向银行职员透露这些钱的来路不明,似乎在暗示着什么。银行经过仔细的鉴定,最终认定这些英镑是真实的,甚至鉴定后说:“是真钱!真的不能再真了!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到英格兰银行进行最终鉴定。”

特工按照建议前往了英格兰银行。在那里,专家们经过细致的检查,识别出了大约10%的假币,并对特工的诚实表示感谢。特工心中暗自得意,任务已经完成——银行并没有完全识别出由德国制造的假币。

随后,纳粹德国在1942年发起了名为“本哈德行动”的计划,这一计划利用犹太囚犯在18区和19区的造币厂中制造假英镑。这些犹太囚犯的生活条件虽然比其它集中营的囚犯要好一些,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参与一项没有生还可能的绝密行动。

这些假币被用于多个目的:一些被德国间谍带走用作活动资金,另一些则在占领区的黑市中用来交换黄金、食品和轻型武器。这些活动为纳粹的战争机器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在1943年的夏季,随着盟军的反攻逐渐展开,纳粹德国发现自己处于日益艰难的局面。在这个关键时刻,希特勒决定利用其秘密武器——由“本哈德行动”制造的高质量假英镑,来执行一系列关键任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营救其盟友、被盟军俘虏的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

为了实施这一救援计划,希特勒的情报机关首先使用假英镑贿赂了多名当地警察和情报人员,以获得墨索里尼被关押地点的准确信息。经过一番周密的筹划,德国特工得知墨索里尼被关在阿布鲁佐的一家山顶旅馆,仅有一条缆车通向外界。

“我们必须快点行动,”德国特工队伍的领导者在密谋会议上说道,“墨索里尼的位置已经确定,我们的伞兵部队将在黎明时分出发。”

随后的行动堪称电影情节,德国的精英伞兵在凌晨跳伞降落,成功突袭了山顶旅馆,几乎未遭遇任何抵抗便将墨索里尼解救出来。这次行动的成功,不仅展示了纳粹德国军事行动的效率,更体现了假币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纳粹德国也在其他方面巧妙运用这些假英镑。在盟军策划诺曼底登陆的关键时刻,德国间谍利用假币作为交换媒介,成功从一名贪婪的盟军军官手中购买到了关于登陆计划的重要文件。

“这些文件是金子般的宝贵,”一名德国高级军官在查阅了通过假币交换来的情报后,对他的同事说道,“我们现在可以调整防御策略,做好准备迎击盟军。”

尽管最终这些情报并未能有效阻止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但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假币在纳粹德国战略中的价值。

此外,通过这些假币,纳粹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运作,购买了大量的黄金、艺术品以及其他重要物资,这些物资不仅为纳粹战争机器的运转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高层官员提供了逃亡资金。

“我们必须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运送,”一个纳粹官员在安排假币购买黄金的行动时说道,“这些黄金将是我们新生活的保障。”

随着盟军在1944年不断推进,纳粹德国的日子变得越发艰难。最终,当盟军逼近德国边境时,希特勒下令销毁所有的假币和造币厂,以及处决所有知情的犹太囚犯,试图抹去这一行动的痕迹。

“焚烧这些假币,让它们化为灰烬,”一名纳粹官员命令说,“没有人可以知道这些假币的真正来源。”

然而,负责执行这一命令的军官出于对未来可能成为战犯的恐惧,最终没有执行对犹太囚犯的杀戮命令。这一决定使得一些犹太囚犯在混乱中找到了生存的希望,并最终逃脱了纳粹的魔掌。

“快跑!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一名犹太囚犯在逃跑时对他的同伴说道。

战后,英国升级了其货币防伪技术,增加了横向的金属条,这一技术一直沿用至今,以防止类似的伪造货币事件再次发生。这段历史成为了对货币防伪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战争史上一段令人深思的篇章。

0 阅读: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