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少农回道:“没错,我就是新四军!”原以为,凌少农会被日本人出卖,没想到顺利完成交易。 1942年,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新四军侦察股长凌少农为了给部队弄到冬装布料,冒险私下找日本人做交易。谈判中,对方盯着他怀疑地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少农毫不躲闪,回道:“没错,我就是新四军!”按常理,这时候他八成得被出卖,命悬一线。可结果却让人意外,交易居然顺利完成了。 凌少农,1918年生人,算得上是个地地道道的抗战英雄。1938年8月,他投身新四军,从此开始了打鬼子的日子。1941年8月,他正式加入共产党,信念更坚定了。作为新四军的侦察股长,他干的活儿可不简单,带着小队钻敌占区,摸情报、搞侦察,次次都是拿命在拼。别看他年纪不大,脑子活得很,胆子也大,战友们都服他。1942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正到紧要关头,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搞游击战,物资紧缺得要命,尤其是冬装不够,凌少农就站出来挑了这担子。 1942年的华中,鬼子到处扫荡,新四军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那年秋天,眼瞅着冬天要来了,部队里粮食倒是不缺,可战士们的衣服破得不成样子,根本挡不住寒风。没冬装,仗咋打?凌少农心里清楚,冻坏了战士,战斗力就得大打折扣。他琢磨着,不能光靠上面拨物资,得自己想办法。当时日本占领区里有些商行手里有布料和棉花,他就打起了主意,用粮食跟他们换。这主意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毕竟那是跟敌人做交易,风险大得吓人。 凌少农不是那种瞎冲的人,他做事儿有谱儿。听说战友臧玉臣的姐夫以前跟日本丰田洋行打过交道,他觉得这是个突破口。丰田洋行在当地挺有实力,日本人管着,手里攒了不少布料。凌少农就合计着,带着粮食去找他们谈。他挑了几个机灵的战士,扮成普通商贩,带上粮食样品,准备亲自上阵。这计划听着大胆,但凌少农心里有底,他知道日本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人为了利益啥都干。 那次行动,凌少农带着人偷偷摸到洋行所在的小镇。进门前,他特意整了整衣服,装得像个老实商人。洋行的日本经理叫山田,管着生意,手底下全是账本。凌少农直接说明来意,说要用粮食换布料。山田检查了粮食,觉得还行,谈判就这么开始了。可谈着谈着,山田突然起了疑心,盯着凌少农说:“你不像商人,像军人。”这时候换谁都得慌,但凌少农不愧是侦察股长,镇定得很,直接承认:“我就是新四军的。”山田愣了下,没抓他也没翻脸,反而继续谈生意,最后还把布料给了他。这事儿听起来玄乎,可真实得很,估计山田看中的是粮食的利益,没想节外生枝。 交易成了,凌少农带着布料和棉花连夜赶回营地。回到部队,战士们可高兴坏了,马上动手做冬装。那批物资来得太及时,解决了大问题,部队的士气一下子提上来了。后来,大家伙儿聊起这事儿,都说凌少农真有种,连鬼子都敢“忽悠”。这批冬装让新四军熬过了1942年的冬天,后面的仗也打得更硬气了。凌少农这事儿干得漂亮,不光救急,还给部队攒下了信心。 1942年这事儿之后,凌少农没停下脚步,继续带着侦察小队干活儿。1945年抗战胜利,他跟着部队转战解放战争,立了不少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干到了第38军112师335团团长,后来又当了114师的参谋长和师长,军衔也升到少将。晚年他在沈阳军区后勤部当顾问,忙着军队建设的事儿,一直到1988年去世,70岁。凌少农这一辈子,抗战是起点,后来是建国,都是硬仗,他愣是扛下来了。 凌少农聪明就聪明在,他知道咋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跟日本人交易,他没硬来,而是拿粮食换利益,摸准了对方的心思。身份暴露后,他也没慌,反而坦然承认,赌的就是山田不会撕破脸。这份冷静和判断力,一般人真比不了。
1942年,侦察股长凌少农,私下向日本人购买布料,对方说:“你看起来像军人?”凌
运赛过去
2025-05-08 14:00: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