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预算450万港币的电影《僵尸先生》因为拍摄严重超支,成本飙到了850万,而公司原先判断电影最多卖600万,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因为严重超支预计要亏250万,1985年的250万港币,少说也相当于现在的2.5亿,出品方嘉禾电影老板何冠昌为此十分恼火。 1985年,香港电影《僵尸先生》开拍时,预算定为450万港币,计划是一部成本可控的灵幻喜剧。然而,拍摄过程中,预算不断超支,最终成本达到850万港币。嘉禾电影公司原先预计票房最多600万,这意味着影片将亏损250万港币。当时,这笔钱相当可观,按通胀计算,相当于今天数千万港币的损失,出品方嘉禾的老板何冠昌对此极为不满,怒火中烧。这部电影能否翻身,成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超支的原因主要源于影片的制作需求。《僵尸先生》融合了灵幻、动作和喜剧元素,特效和道具成本高企。林正英饰演的九叔需要复杂的化妆和动作设计,钱小豪、许冠英的搞笑戏份也增加了拍摄难度。导演刘观伟追求高质量,多次追加预算,包括从450万到追加100万,再到最终850万,耗时120天完成。洪金宝作为制片人,曾估计可能亏200万到300万,压力不小。 出人意料的是,《僵尸先生》1985年8月7日上映后,首日票房破百万,最终总票房达到2009万港币,远超预期,不仅弥补超支,还为嘉禾赚得盆满钵满。这部电影还掀起了香港灵幻僵尸片的热潮,衍生出多部续集和模仿作品,成为80年代香港电影的经典。 刘观伟首次执导,压力山大,但最终成功转型导演。林正英凭九叔一角成僵尸片代名词,钱小豪和许冠英的表演也广受好评。黄鹰的小说改编提供了故事基础,但其后来的电影事业不顺,最终因债务问题去世。何冠昌虽对超支不满,但影片成功让他转怒为喜。 1985年的250万港币亏损,按通胀计算,相当于今天约1.2亿港币(基于4%年均通胀率,40年累计约4.8倍),对电影公司来说是沉重负担。何冠昌的愤怒反映了当时行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而《僵尸先生》的成功证明,创新和市场接受度有时能化解财务危机。 刘观伟此后执导多部续集,事业稳步上升。林正英成僵尸片标志,1997年因肝癌去世,45岁。钱小豪和许冠英继续活跃,许冠英2011年因心脏病去世,65岁。黄鹰虽贡献原著,但电影事业失败,1991年因高利贷债务去世,35岁。何冠昌虽对超支不满,但影片成功让他转怒为喜。 《僵尸先生》不仅票房成功,还开创了灵幻僵尸片热潮,1986至1991年,港台拍摄逾百部同类电影。它影响深远,至今仍是经典,提醒我们,电影的成功往往出乎意料。
1985年,预算450万港币的电影《僵尸先生》因为拍摄严重超支,成本飙到了850
梦幻的星辰里
2025-05-09 17:50: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