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代船王”卢作孚在家里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后,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

麻麻赖赖 2025-05-10 14:59:47

1952年,“一代船王”卢作孚在家里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后,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一生爱国,德高望重,有人说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一位圣贤,也有人说他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为何最终却要选择自杀呢?   少年时代的卢作孚勤奋好学,凭借优异的成绩离开了贫瘠的家乡,辛亥革命的硝烟唤醒了他内心的爱国热情,他开始探寻救国之道。   起初,他以教育兴国为志,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川报的社长兼总编,推动新文化运动,很快成为了当时知名的进步人士。   然而,军阀混战不休,教育救国之路困难重重,卢作孚决定转向实业救国。   1925年,卢作孚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进军航运业,面对帝国主义势力的垄断和打压,他带领民生公司迎难而上,凭借优秀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誉,民生公司迅速崛起,民族资本在他的带领下向列强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到1935年,民生公司已拥有44艘轮船,2800余名员工,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然而,日军的铁蹄终究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抗战的烽火点燃,民族企业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危难之中,卢作孚毅然将民生公司的船只全部交由国家调遣,全力支援抗战。他亲自指挥船队冒着敌机的轰炸,将大批物资和人员运往后方。   1938年,宜昌撤退前,他率领船队仅用40天就将积压在宜昌的10万余人和大量物资安全转移,这一壮举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民生公司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6艘船只被毁,百余名员工壮烈牺牲。而卢作孚,早已抛却了企业家的身份,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抗日志士。   新中国成立后,卢作孚弃暗投明,成为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恩来总理多次挽留他到中央工作,但他放心不下民生公司,选择继续经营航运事业。   然而好景不长,民生公司面临财政困境,卢作孚不得不大量举债维持运转。周总理虽亲自批示让西南财委会提供贷款支持,但不知何故,卢作孚身边的人却对此只字未提。   公司的处境每况愈下,员工连工资都领不到,对卢作孚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许多人错误地指责他透支公司资金、贪污受贿。   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卢作孚服下安眠药,与这个世界诀别。   卢作孚的骤然离世震惊了中央领导,毛泽东主席称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忘记的人”,周恩来总理和张澜副主席也对他的为人和贡献给予了极高评价。   1980年,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对卢作孚的一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