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江西一拾荒老人捡到560元现金交给警方,警方问他为啥不自己留着?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5-10 18:41:51

2024年7月,江西一拾荒老人捡到560元现金交给警方,警方问他为啥不自己留着?老人说:我怕是打工人掉的,他们不容易!警方说:那你也不容易啊?谁料,大爷几句话却让警方肃然起敬,决定帮帮他,而故事的发展让所有人泪目!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江西新余一个寻常的夏夜,一位年迈的拾荒老人悄然走进了当地的警务站,他的衣衫褴褛,脚步缓慢,却步步坚定,那晚,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叠散乱却被细心整齐叠好的现金,递交给值班民警,面额不大,总共560元,但对于这个靠拾荒为生、身上只剩两块钱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他没有多言,只留下那叠钱,便默默离开,不愿多停留片刻。   这起看似简单的拾金不昧事件,很快在警务站内部流传开来,值班民警们在接过那笔钱时一度错愕,不是因为金额之大,而是因为行为之纯粹,在如今这个节奏急促的社会,拥有如此坚定道德信念的人,尤其是在生活极度艰辛的情况下,显得格外稀有,那一晚,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无人知晓他从哪来、要去往何方,他像是从城市的边缘悄然出现,又悄然隐去。   之后的日子里,民警们开始留意这位老人,他们记住了他消瘦的身影,约定将警务站日常回收的饮料瓶、废纸箱留给他,希望这点小小心意能为他的生活增添些许温暖,他们还悄悄准备了一些衣物,想着若他再来,至少可以换上一件干净厚实的外套,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那位老人却再没有出现,瓶子一点点堆高,衣物一件件封好,却始终无人来取。   直到三个多月后,一次普通的街头巡查中,民警们在一处老旧工地附近无意间再次遇见了他,他依旧穿着那身褪色的衣服,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见到他,民警们立刻认出了这位“拾金老人”,将他带回警务站,面对堆积如山的瓶子和衣物,老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掩饰的感动,他没有多言,只是一个劲地低头道谢,神情中满是难以言说的情绪。   这一次,民警们没有放过了解他背景的机会,在几番劝说下,老人终于吐露了自己的过往,他名叫蒋中全,来自安徽阜阳,已经在外漂泊了整整28年,多年前,他外出打工时不慎遗失了身份证和随身证件,从此无法乘坐长途交通工具,也无法办理手机、住宿等基本事务,逐渐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没有身份信息,他仿佛成了社会边缘的隐形人,只能靠拾荒为生,在城市的角落里默默度日。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三十年,蒋中全在不同城市之间辗转流浪,靠捡瓶子、废品和偶尔的零工维系生计,尽管生活困苦至极,他却从未动过歪心思,他说,自己命苦,但不能心苦,也正是这种朴素的信念,支撑他在一次次发现他人物品时,始终选择上交,而不是据为己有。   得知他的情况后,民警们迅速联系了他的原籍派出所展开身份核查,并试图寻找他的家人,经过多方协调与信息比对,终于联系上了他失联多年的亲弟弟,当电话接通的一刻,弟弟那头语气激动,几乎不敢相信失联28年的哥哥还在人世,当天,他便乘车从安徽赶往新余,两人终于在派出所门前重逢,兄弟相见,一个满头白发,一个双鬓斑白,彼此凝望片刻,便紧紧相拥,场面令人动容。   然而,所有人以为这将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时,蒋中全却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谢绝了弟弟的邀请,婉拒了回乡安度晚年的提议,他说,弟弟一家生活也不容易,自己年纪虽大,但还有力气,不愿成为负担,对他来说,能够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已是最大的尊严。   这份坚守感动了许多人,当地一家餐馆老板得知他的故事后,主动提供了一份清洁员的工作,让他可以稳定地获得收入,爱心企业也伸出援手,为他提供生活物资,并协助办理临时身份信息,更有不少网友自发寄来棉衣、棉鞋,公益组织也给予5000元的爱心奖励,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帮助,蒋中全显得有些局促,他谢绝了大部分物资,还表示希望将多余的衣物转赠给其他和他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这并非他第一次拾金不昧,也不是最后一次,几个月后,在一次送货途中,他又捡到一部崭新的手机,毫不犹豫地送回派出所,通过监控,民警很快找到了失主——一名焦急的外卖员,这件小事再次让他登上社交平台,网友纷纷留言称他是“城市最可敬的守信者”,有人甚至称他为“时代的清流”。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10月22日 《拾荒老人居住简陋进出靠爬,捡到财物仍毅然选择交给警方,民警帮其找到工作和住所,流浪28载的老人终于有了“家”》    

0 阅读:92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