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1岁的女知青廖晓东,嫁给了一贫如洗的老光棍。新婚夜,廖晓东一脸娇羞,谁料,老光棍一脸不耐烦。然而,正当廖晓东一脸懵时,老光棍竟然给了她一巴掌! 1969年,廖晓东21岁,出身革命世家。父母是解放战争中的烈士,她从小跟着战友长大,耳濡目染的是革命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1968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她和好友徐丽等人坐着拖拉机颠簸到了三官庙村。城市来的她第一次见识农村的贫苦,泥泞的路、破旧的房,处处透着艰难。但她没抱怨,反而跟着村民学干活,展现出懂事和韧劲。 在村里,她认识了卢兆东,一个快30岁的民兵连长。这人老实能干,村里人挺信任他。可他家境惨到不行,三代男人都没娶上媳妇,他自己也是被捡来的孤儿。在一次大会上,卢兆东哭着诉苦,说自己家三代讨饭,如今还是光棍。廖晓东听完,心里一震,当场站起来说要嫁给他,不让贫农打光棍。这决定来得太突然,好友徐丽都懵了,拉着她劝:帮人可以,但何必搭上自己?可廖晓东认定,只要男人肯吃苦,日子总能好起来。她觉得这是响应号召、支援农村的具体行动。 1969年,廖晓东和卢兆东结了婚。新婚夜,她满心期待,想着夫妻同心奔小康。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卢兆东没半点新郎的喜悦,甚至满脸不耐烦。她好心劝他休息,他却觉得被看不起,抬手就是一巴掌。这一下,把廖晓东的幻想全打没了。她不明白,自己一片真心,怎么换来这待遇?可这只是个开始,卢兆东的暴脾气彻底暴露,只要不顺心就拿她出气。 卢兆东不是故意恶毒的那种人,但长期的穷苦和没文化让他性子粗暴。他没接触过女人,也不会处理感情。那一巴掌,既是他对生活窝火的发泄,也是对婚姻的无措。可这对廖晓东来说,太残酷了。她从城市来的知识分子,满脑子理想,突然掉进这种日子,谁受得了? 婚后,廖晓东的生活崩得快。卢兆东是村里的五保户,家里穷得叮当响,平时就喝地瓜汤,连白面都见不着。她刚嫁过去没多久就怀孕了,可吃的还是稀得像水,连树皮都算加餐。营养跟不上,干活还重,身体一天天垮下去。精神上更惨,卢兆东动不动就打她,她从憧憬到麻木,再到绝望。1974年,她才27岁,就瘦得皮包骨头,倒下了。 这几年,她没抱怨过命运,也没放弃过努力。她想过靠自己改变卢兆东,改变这个家,可现实太硬,硬到她撑不住。她的死,不光是身体垮了,更是理想被碾碎的结果。 廖晓东的选择,咋看是理想主义的体现。她受革命教育长大,觉得个人牺牲能帮国家、帮人民。她嫁给卢兆东,是想用行动支援农村,践行“再教育”的号召。可这选择也太天真。她不懂农村,不懂婚姻,更不懂卢兆东这种人。她以为只要有信念就能扭转一切,可现实不是课本,卢兆东也不是她能改造的对象。 那年代,知青下乡是政策使然,很多人没得选。廖晓东却主动跳进火坑,多少有点盲目。她没想过,婚姻不是单靠理想就能撑起来的,生活里柴米油盐、人性复杂,都能把人压垮。她的牺牲,看着伟大,其实也挺悲哀。 再说卢兆东,他不是啥好人,但也不是纯粹的坏蛋。他家三代穷得娶不上媳妇,他自己被捡来,长大后靠力气混日子。没文化,没见识,脾气糙,遇到问题就动手。这人没能力给廖晓东幸福,反而把她拖进深渊。他的暴力没得洗白,但也能看出,穷苦和无知把他扭曲了。他打廖晓东,既是发泄,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和廖晓东,都是苦命人。
1969年,21岁的女知青廖晓东,嫁给了一贫如洗的老光棍。新婚夜,廖晓东一脸娇羞
文山聊武器
2025-05-10 23:20:10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