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名聋哑网约车司机偷拍女乘客并将视频配以低俗文字发布至网络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5月9日,一名女子在社交平台爆料,自己乘坐滴滴网约车时,发现被身为聋哑人的司机偷拍车内视频。这些视频被上传至某短视频平台后,获得大量点赞。女子是通过熟人告知,才知晓自己在车内的一举一动被记录并传播。更让她气愤的是,乘车时出于对聋哑司机的体谅,她还打赏了10元钱。 据该女子透露,司机在车内除了网约车平台安装的监控外,还私自加装了一个360度的监控设备,其在某平台账号发布的200余条视频均为女乘客的监控内容,标题诸如“美女乘客车内自拍”等,充满低俗暗示,部分画面甚至聚焦乘客隐私部位。女子联系滴滴客服后,司机仅删除与女子相关的置顶视频,其余侵权视频仍长期留存,直至舆论发酵后才清空账号。 滴滴客服明确表示,车内录音录像设备由平台统一安装,司机不允许私自安装录像设备,私自给乘客拍照或者录像都属于侵权行为,平台将核实此事,若核实成立,会严肃处理。 从法律层面看,该司机的行为涉嫌侵犯乘客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侵犯肖像权行为。若司机涉及大量偷拍视频,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此事件不仅严重侵犯了乘客权益,也暴露出网约车行业在设备监管与隐私保护领域的深层漏洞。一方面,平台对车载设备的唯一性认证存在盲区,未能识别非标配摄像头的接入;另一方面,内容审核机制对用户上传视频的来源合法性缺乏校验。 此次事件为网约车行业敲响警钟,各方需从中吸取教训。网约车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司机要严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监管部门也需加强对行业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犯乘客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共同保障乘客的安全与隐私。
上海,女子在乘坐网约车时,见司机是聋哑人,生出同情之心,打赏对方10元钱。岂料,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