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我没事”里的爱,原来把妈妈熬成了我们生命里最暖的光。
刷到闺蜜发的聊天记录截图时,鼻子突然酸了。她妈妈前阵子住院,怕影响女儿工作,愣是等手术做完才轻描淡写说“切了个小囊肿”。对话框里,妈妈总回“别惦记”“多吃点”,却绝口不提自己在医院独自熬过的三天两夜。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妈妈,去年我感冒发烧,她连夜坐三个小时高铁赶来,进门第一句是“冰箱里有我包的饺子”,而她自己膝盖疼得走路一瘸一拐,却在我问起时摆摆手:“老寒腿,不碍事。”
小时候总觉得妈妈像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凌晨五点,厨房飘出熬粥的香气;下班回家,永远有熨烫整齐的校服;就连我随口提了句想吃糖醋排骨,她都能在暴雨天跑去菜市场。直到某天翻旧相册,才惊觉照片里扎着马尾辫的少女,眼里有和我现在一样的光。原来在成为“妈妈”之前,她也是爱穿花裙子、会为一首歌心动的女孩。
朋友说她终于读懂妈妈的“口是心非”。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想去外地上大学,妈妈冷着脸说:“翅膀硬了就想飞?”结果开学那天,妈妈偷偷在她行李箱塞满秋裤、辣椒酱,还有手写的“想家就打电话”便签。去年她留在外地工作,春节没抢到车票,视频里妈妈说:“不回就不回,省得我操心。”挂断后却在家族群里发了十几条语音,叮嘱她“记得吃饺子”“出门戴口罩”。
我妈总说自己记性差,却能精准说出我从小到大的喜好:幼儿园最爱的草莓味牛奶,小学弄丢的粉色发卡,高中模考哪科进步了,大学谈过几个男朋友。她会在我加班到深夜时,突然发来“饿不饿?我给你点外卖”;会在我情绪低落时,默默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我手里。可当我问她年轻时的梦想,她却愣了好久:“都当妈了,哪还记得那些?”
这些年总有人歌颂“母爱的伟大”,可仔细想想,妈妈们何尝不是在咬牙硬扛?她们咽下委屈、藏起疲惫,把所有柔软都给了孩子。就像我妈,明明怕黑,却敢在我生病时独自开车去急诊;明明晕车,却为了看我一眼坐十几个小时绿皮火车。那些“我没事”“别担心”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深夜辗转和默默付出。
今年母亲节,别再说“妈妈辛苦了”。抱抱那个把自己活成“超人”的女人,告诉她:你不是永动机,不是谁的附属品,你首先是你自己。带她去吃舍不得点的大餐,听她讲讲少女时代的梦想,让她知道——柴米油盐之外,她的快乐同样珍贵。因为妈妈们最动人的模样,从来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那个把所有温柔都给了我们,却总忘了爱自己的普通人。
愿时光慢些走,让我们有机会,把她给的爱,慢慢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