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持续至今,战场形势可谓一目了然! 根据多方报道汇总,自2025年5月7日印度发起“朱砂行动”至5月10日,巴基斯坦宣称共击落印度战机82架次,包括无人机和有人驾驶战机。其中,仅5月7日至8日的空战中,巴基斯坦确认击落6架印度主力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另有至少25架无人机被击落。巴方强调,若非保持克制,实际击落数可能超过10架。 这场被军事专家称为“现代网络化空战”的冲突,已从克什米尔的雪山之巅蔓延至阿拉伯海的惊涛骇浪。印度海军9日突然加入战局,对巴境内目标实施海上打击,标志着冲突进入海陆空三维绞杀新阶段。 印度在空战受挫后,于5月9日首次动用海军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打击,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及核潜艇进入阿拉伯海北部,试图通过多维度施压迫使巴方妥协。 为什么印度海军突然在这时候想要加入战局?我认为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主要有以下2点可以参考: 1、空战惨败引发反对党强烈质疑,88亿美元“阵风”采购案被指“世纪腐败”。印度海军参谋长库马尔秘密访美后,航母编队高调进入阿拉伯海,既能展示“多元打击能力”,又可借海上封锁卡拉奇港转移舆论焦点。 2、印度海军拥有对巴绝对优势(航母+核潜艇 vs 巴海军无现代化驱逐舰),封锁卡拉奇港可切断巴90%的国际贸易通道,复制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成功经验。 印度海军11艘驱逐舰威慑波斯湾航线之际,巴方"汉果尔"级潜艇已携带CM-302反舰导弹逼近印度西海岸石化基地,形成"你封我港口,我断你油路"的恐怖平衡。 若印度海军封锁卡拉奇,可能触发巴方“断水即战争”的底线,导致局势失控。5月10日巴方对印度旁遮普邦导弹基地的跨境打击,正是对海上封锁的强力回应。 莫迪之所以不甘心失败,或许是因为他怎么也想不通,印度花了天价从西方多国购置的战斗机,却在实战中不堪一击。现在国际社会都捏把汗。中俄拉着上合组织想当和事佬,美国却忙着给印度递航母维修手册,沙特卡塔尔这些油老板们集体装傻,毕竟谁也不想站错队断了财路。 当印度空军在克什米尔折戟,莫迪政府急调海军参战,试图在海上找回场子。这场冲突最危险的,不是军舰对轰、战机缠斗,而是悬在南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核武器。 巴基斯坦公开亮出178枚核弹头。但从历史上来看,印巴这两个国家每隔几十年都要爆发一次冲突,所以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还是极低的。 印度此次军事冒险,本质是试图以武力维护南亚霸权,却低估了巴基斯坦的体系化防御能力与国际社会对稳定的需求。莫迪政府若继续沉迷“战争边缘政策”,或将重蹈2019年“自欺欺人”式宣传的覆辙。彼时印度宣称击落巴方F-16,却因被俘飞行员而沦为笑柄。
印巴空战发生后,有说印度空军太水,有说法国阵风飞机太菜,这绝对是谬论。法国阵风经
【9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