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巴双方已经同意停火并各自宣布胜利,但就这几天印巴交锋的结果来看,无论印度如何在舆论宣传上吹嘘自己赢得了胜利,都掩饰不了现实的失败。 对于印度来说,本轮印巴冲突的失败体现在多个层面: 首先,是战略意图的失败。本轮印巴冲突爆发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的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印度方面指控巴基斯坦包庇恐怖分子并威胁用军事手段“讨说法”,随后印军发起辛多尔行动并对巴方9个目标实施导弹袭击。
从印度对巴方的指控到实施报复整个过程来看,莫迪政府起初很可能是将克什米尔恐袭当成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事件处理,即印军象征性轰炸巴方几个目标后单方面宣布胜利。 对于莫迪政府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算计,因为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体量优势就摆在那里,再加上巴基斯自身的经济困境,印军适当轰炸几个目标未必激起巴方的过激反应,顺便还能提升莫迪的支持率。 但印度的失误在于误判了巴基斯坦对印军袭击的反应,以及各大国的站队。 冲突升级后,美西方虽然嘴上说着支持印度打击恐怖分子,但实际行动基本为零;而印度的军火供应商俄罗斯也完全是一副看戏的态度,拒绝当印巴之间的调停人;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却获得了土耳其、沙特等国家实质性援助。
其次,印度的第二败是军事上的失败。在冲突升级期间,即使存在舆论战或信息战的因素,但印巴从空中到地面上的几轮交锋,在国际宣传上均呈现出不利于印度的趋势。 尤其是已经被实锤的印巴空战结果,巴空军的中系作战体系对印军“阵风”战机的降维打击,直接戳破了西方一直以来的空中优势宣传——这不仅是印度空军的失败,也是西方军事技术的失败。 截至目前,包括英媒《金融时报》在内,已经有多家外媒就此事发出警告,称印巴空战结果将动摇西方在国际军火市场的地位,因为“长久以来,‘阵风’因其先进的多用途能力和尖端技术而备受赞誉,因此它在与中国战机空战中的损失,可能会引发其他有意购买西方战机的国家对其在战场上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这就更不用说,10日巴基斯坦公布的一系列对印度目标,包括俄制防空系统(S-400)和“阵风”战机的打击战果——虽然印度咬死不承认上述损失,但从印巴迅速就停火达成一致推测,印军在本轮冲突中的实际损失恐怕不小。 最后,印度在军事上的失败可能会进一步反馈在西方的遏华战略上。 我们都知道,印度凭借着其地理位置、人口等优势,一直是西方遏华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而印度乐于利用这种独特优势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让西方明知道印度在倒卖俄罗斯能源却对此无可奈何。 但这次印度使用“阵风”战机打上门却被巴军歼-10击落3架的结果,可能会促使美西方重新评估印度在其遏华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怀疑印度是否能担当牵制中国的一环。
对于印度来说,莫迪政府从本轮印巴冲突中汲取的教训之一,应该是认识到西方的口惠而实不至:西方虽然将印度视为遏华战略的支点之一,但在印军“阵风”被巴军歼-10暴打时却拒绝提供实质支持。 西方的劝和促谈,与其说是担忧冲突升级,倒不如说是更担心印度败光“阵风”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