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下牌桌9️⃣你得先做,才有机会对
金小姐很努力
2025-05-12 15:03:02
周末补综艺,对易立竞在《今晚不加班》里面说的一段话深以为然。她说,职场上你一定要坚持坐在牌桌前,挤也要挤到前排,因为我先保证我在,才有可能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冲上去抓住(大概是这个意思,不保证100%还原)。
正好这个系列也叫“职场不下牌桌”,想起来之前上汪志谦老师的课,听他提到一个“连续做对”的概念,就借这个概念发散一下,作为牌桌话题的衍生:
即便都坐在牌桌上,为什么有人看起来手气一直很好,有的人反过来,就一直背?以及,那个手气背的人应该要怎么办?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常见场景,两个同样都是985、211毕业的校招生,毕业后都进了大厂。
一个碰巧赶上相对稳定的核心业务线扩招,mentor靠谱,部门老板也重视团队梯度培养,3-5年后,已是晋升速度高于均值的潜力之星。
另外一个,部门业务说是创新,其实公司战略层还没想好。业务方向一变再变,两年内大部门换了三个老板。小领导无心业务,天天就知道PUA手下人和做PPT。
前者因为踩中了几个“碰巧做对”的偶发性因素,走上了“连续做对”的快车道。后者折腾了两三年,还没找准自己的定位——两个人的起点差不多,资质也相仿,区别只是刚开始的第一次机会而已。
这样的故事,不光每天都在互联网大厂里上演,其实几乎在所有工作场景里,也在一再重复。
然后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开局手气已经背了,怎么办?
答案是,还是要继续坚持坐在牌桌上,保持学习,保持折腾,千万不要主动泄气。
就跟巴菲特的“长期持有”投资原则差不多:你要相信放长时间周期看,机会概率对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
有的人可能早几年碰到那个能让TA“连续做对”的关键点,有的人晚几年。只要能坚持住那口心气不要松懈掉,同时保持自我学习不要被行业甩下去(类似投资原则里保持你的本金不要亏掉),总能等到有新的能让你“连续做对”的机会出现的。
简单说,就是先做,才有“对”的机会。你退下了,自己瞎搞搞了,机会出现的时候也抓不住,就连后半程翻盘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