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当他说出"帅士高"三个字时,中央军委直接下达特急电报——十七年前的大渡河奇迹,终于找到了最后一块拼图。
一九五二年冬日的寒风掠过四川大凉山的深谷,解放军剿匪部队在彝族头人的庄园里发现了蜷缩在牛棚角落的老人。
这个浑身溃烂的汉人奴隶颤抖着说出"帅士高"三个字时,在场战士瞬间想起军史课上讲过的传奇——十七年前强渡大渡河失踪的船工竟然还活着。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生死时刻,正是这个石棉县船工用生命撑起渡河第一桨。
如今这位本应牺牲的勇士重现人间,揭开了一段被江水淹没的悲壮往事。
一九三五年五月的安顺场渡口,暴雨冲刷着大渡河两岸的峭壁。
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企图让红军重演石达开覆灭的悲剧。
二十出头的帅士高在雨幕中看清红军战士草鞋上的破洞,听到他们说要为穷人打天下,当即招呼六十二名船工连夜拆开沉船。
五月二十五日黎明,帅士高赤脚踩在湿滑的船板上,十指紧扣篙杆。
对岸碉堡机枪喷着火舌,子弹像冰雹般砸在船舷。
十七勇士伏在船头还击,浪头掀起的江水混着血水灌进船舱。船工们喊着号子搏击激流,硬是在敌人防线上撕开缺口。
七昼夜不眠不休的摆渡,帅士高带着船工们将七千红军送过天险。
彭德怀元帅亲手递来八块银元时,这个年轻船工还不知道,这份微薄酬劳竟要用十七年非人折磨来偿还。
红军刚离开安顺场,国民党就悬赏五百大洋捉拿"匪船工"。
为躲避追捕,帅士高钻进深山却落入奴隶主魔爪。
铁链锁颈、鞭刑烙身,左眼被马粪熏瞎,右腿让狼狗咬残。
寒冬睡在牛粪堆里取暖,盛夏顶着毒日头挖矿,这个曾经能单手擒浪的船工被折磨得形同枯槁。
直到五星红旗插上大凉山,剿匪部队发现这个会说汉语的"哑巴奴隶"。
当军医剪开他结满血痂的破衣,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后背鞭痕叠着烙铁印,脚踝被铁链磨出森森白骨。
北京接到电报当天,彭德怀推开所有会议直奔西花厅。
看着医护人员发来的照片,这位身经百战的元帅手指发抖:"快派专机接回来!"在中南海的病床上,医护人员用了三个月才让帅士高体重恢复到九十斤。
一九六五年深秋,彭德怀在石棉矿医院找到正接受眼科治疗的老人。
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相顾无言,彭老总突然深深鞠躬:"当年要是没有你们..."话没说完就被帅士高死死拽住胳膊。
临走时,元帅悄悄在枕头下塞了三十块钱,嘱咐医生"用最好的进口药"。
新世纪曙光照进大渡河谷时,帅士高的故事被镌刻在安顺场红军渡江纪念馆。
二〇〇七年八月,他的后人从北京捧回"爱国拥军新闻人物特别奖"奖杯,颁奖词里写着:"大渡河在安顺场转了个弯,您却把历史撑成了直线。"
如今站在渡口遗址,还能看见帅士高的孙子帅飞在义务讲解。
这个退伍军人总爱指着江心漩涡说:"我爷常说,船沉了能再造,人心要是沉了,可就啥都完了。"
江风掠过岸边的英雄雕塑,仿佛又响起当年船工们搏击风浪的号子。
信息来源: 《网易》报道《1952年大凉山,我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 雅安市人民政府公告《石棉县安顺场老船工帅士高荣获"爱国拥军新闻人物特别奖"》 《中国青年报》特稿《记者再走长征路:大渡河船工帅仕高》 网易新闻刊文《1952年一汉人奴隶被人发现其身份,政府知晓后派专人来接》 人民日报日专题报道《感谢人民——激励军营80年"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