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春,15岁的贺文掌被土匪五花大绑,丢进了蒸笼中。随即整个山谷中都回荡着贺文掌撕心裂肺的声音,数个小时连绵不绝。贺文掌活活被蒸死,骨肉分离,惨不忍睹。
1920年,桑植县城的贺家发祥地里,贺家青年们正秘密集会。20岁出头的贺龙是这群年轻人的领袖。
“老百姓受够了官僚们的横行霸道和军阀们的内战作乱!”贺龙用有力的嗓门说:“是时候扳倒这些吸血鬼了!我们要武装自己,为苦难的农民伸张正义!”话音刚落,二十余名身着粗布衣衫的年轻人就跟着他挺身而出,跃跃欲试。
这时,一个身材瘦小、年纪不过十五岁的少年站了出来。他神情坚定,满眼热忱:“大哥,让我也加入革命队伍吧!我已苦练武艺多年,虽然年纪尚小,却志在打拉革命的硝烟!”
这个叫贺文掌的少年是贺龙的亲弟弟。自幼家贫,他就立志要像大哥一样,走上革命道路。
看到弟弟如此积极向上,贺龙禁不住被他的英勇所打动,他伸出大手在贺文掌肩上重重一拍,豪迈地说:“好,你是条好苗子,将来必定是革命的骨干!”
贺文掌听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从未如此骄傲自豪过。就这样,在贺龙率领的农民武装中,多了一个新兵-- 他的亲弟弟贺文掌。
时局风云变幻,蓄势待发,为扩充武装,贺龙报请镇守使王子豳配发三百支枪支弹药,王子豳一开始许诺,但很快便翻了脸。
贺龙担心王子豳反悔,派副官贺植卿带重礼前去兑换,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派了父亲贺士道和贺文掌随行护卫。临行前,贺龙嘱咐众人万分小心,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一旦走漏风声将祸及全家。
谁知,绝密的消息果真遭泄露,被当地一些投靠军阀的反动派和附和的盗匪所捕风捉影,很快他们在港口峡谷设下了埋伏。
第二天清晨,贺士道一行来到峡口时,突然树林里传来一阵诡异的怪号:“牛吃秧苗了!”这是盗匪的暗号,意味着“猎物已入圈套,可展开攻击”。
紧接着,一阵枪林弹雨从四面八方扫来。队伍顿时陷入混乱,贺士道不幸中弹。虽然护卫迅速将他背起突围,但不知从哪里又杀出一批歹徒。
眼见无路可逃,贺士道强忍疼痛跳入冰冷的江水,试图摆脱围困。可他刚游到对岸,就遭到匪徒集中狙击,一刀狠狠劈在背上,将这位57岁的农民老人彻底毙于江中。
此时,贺文掌和贺植卿这边也遭到袭击。为摆脱追击,二人拼命奔逃。不料在一个路口,遭到一股棉花挑夫的拦阻,竟无路可走,贺植卿在混战中负重伤,一路杀出一条血路才得以脱身;然而贺文掌却被活捉了。
获知俘虏的是贺龙的亲弟弟,盗匪们大喜过望。他们企图从贺文掌口中掘出贺龙武装的重要情报,遂对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施加酷刑,他们以为一个小孩,经不住这等摧残必将屈服。
尽管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依旧不吐露半句关于哥哥的机密,反而斥骂着这些盗匪的卑劣无耻。一晚上的拷问无果,盗匪们勃然大怒,决定施加更残酷的刑罚。
他们将贺文掌捆绑进一个滚烫的蒸笼中,威胁说只要他开口,就立刻将他释放。可这个英勇的少年儿宁死也不屈服,一言不发。
盗匪们狰狞大笑,架起熊熊烈火,生生将贺文掌活活蒸熟,顷刻间,浓烟滚滚,惨叫声几里外皆能听闻,惊心动魄。然而,就算已经遭受如此残酷虐杀,贺文掌也没有求饶,壮烈牺牲。
丧心病狂的盗匪竟将贺文掌的心肝肺都掏了出来,装进一个罐子,再将之与贺士道的遗体一并送往贺龙的住所,意在报复与打击贺家。
看到亲人的遗体和弟弟被凌迟的惨状,贺龙悲痛万分,当场昏厥在地。待他醒来,便下定决心,要为家人报这血海深仇,痛剿盗匪和投靠他们的反动派。
贺龙的大姐贺英亦接到噩耗回乡奔丧,准备率众劫掠祠堂,诛杀肇祸的家族全员。贺龙闻讯飞马赶来相劝,高尚的情操与睿智的远见令贺英为之叹服。
“大姐,"贺龙沉痛地说:”我们俩家世世代代皆有亲眷,我若杀了他们,他们也将报复,这样冤冤相报何时了休?“ 贺龙的睿智和远见使贺英冷静下来,暂时按捺了一家之仇的复仇冲动。他们要先集中全力消灭这些阻碍革命的反动势力,待时机成熟,再痛剿那些罪犯。
从此,贺龙将这桩家仇深深埋藏于心底,转而把全部的热忱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畏艰险,统率群众武装,先后在川东、云南等地打击了大大小小数十起军阀和地主惨无人道的镇压行动,建立了根据地,声威日隆。
而贺龙无时无刻不怀着为父兄复仇的信念,每每血战过后,总含冤泪,重温牺牲亲人的死状。
终于,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贺龙和战友们一路向战争的硝烟阵线杀过去,很快就成为共产党人马中最出色的将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桑植县乡亲们没有忘记贺龙一家的牺牲,人们修缮了贺士道和贺文掌的英勇就义地,树碑立传,铭记他们的事迹,感念这个满门忠烈的家族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