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近1/2被印度侵占,3个人为国守边,一人胜似千军!藏族老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13 19:21:53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近1/2被印度侵占,3个人为国守边,一人胜似千军!藏族老牧民带着两个女儿将5千米山头上的印度旗帜全部拔除!他们的坚守看哭了无数人。

这里曾经鲜为人知,却因为一段震撼人心的守边故事走进大众视野,令无数人动容。

玉麦乡所处之地,海拔3650米,气候条件极为恶劣,一年到头不是下雨就是下雪,全年平均气温低于10℃,无霜期仅有约140天。

这里耕地资源匮乏,农业发展艰难,居民主要靠养牛养羊维持生活。由于交通不便,每年大雪封山前,玉麦人都要翻山越岭,花费十天时间,到山外背回粮食,以熬过漫长的寒冬。

可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玉麦乡处在中印边境,是中印冲突的前线地带,英国擅自划定的“麦克马洪线”就穿过这里。

印度借此非法侵占我国藏南大部分地区,玉麦乡近二分之一的土地也被他们侵占。

印度还一直觊觎着玉麦乡剩余的土地,妄图进一步蚕食我国领土。

然而,随着印度的不断侵扰,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人们陆续搬走。

后来,国家为了改善藏民生活,在日拉雪山另一侧的曲桑村给玉麦人盖房、分牲畜,大部分人都选择离开,最终,玉麦乡只剩下桑杰曲巴一家。

可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桑杰曲巴也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定留下来守护家园。

桑杰曲巴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卓嘎、央宗,回到玉麦乡,他们住的房子既是自己的家,也是乡政府所在地。

此后,桑杰曲巴一家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守边生活。

他们以放牧为生,同时肩负起巡逻边境的职责,守护着祖国上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在巡山过程中,桑杰曲巴会检查自己之前楔下的木桩、挂上的国旗、刻下的文字,在他心中,守护 好这片牧场,就是守卫了国家。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桑杰曲巴一家经历了诸多磨难。

有一年夏天,一架直升机降落在玉麦,一群全副武装的印度士兵强行把印度国旗插在玉麦最高的山上,并在通往山外的路口设卡,盘查过往行人。

桑杰曲巴愤怒地向他们提出抗议,但印度士兵蛮横无理,不仅抗议无效,还威胁要杀掉他们一家人。

面对真枪实弹的侵略者,桑杰曲巴深知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于是他只身徒步到扎日乡报告相关情况。

平时需要七天的路程,他怀着对国土的担忧与坚定的信念,只用了四天就赶到了。

除了来自侵略者的威胁,大自然的残酷也给他们带来沉重打击。

有一年冬天,桑杰曲巴的小女儿和妻子在翻越雪山时,因为遭遇暴风雪,被困在路上,最终不幸离世。

失去亲人的痛苦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桑杰曲巴的心,但他没有被悲伤击垮,而是将这份痛苦转化为更坚定的守土决心。

他对两个女儿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为了让女儿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意义,桑杰曲巴做了许多努力。

他从县上开会回家时,带回一张彩色画像,郑重地告诉女儿们,这就是他们的大救星毛主席,并恭恭敬敬地把毛主席画像供在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献上哈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嘎和央宗逐渐长大,她们也开始跟随父亲巡山,协助父亲守护国土。

在长期的守边生活中,卓嘎成为玉麦乡的“活地图”,对玉麦有多少个通道、多少座山口都了如指 掌,解放军战士有时也会向她请教。

1988年,卓嘎接替父亲担任乡长,央宗担任副乡长兼妇女主任,姐妹俩继续传承着父亲爱国守边的精神。

1996年,两户人家从扎日乡回迁到玉麦,隆子县首次向这里派了两名干部,结束了玉麦乡34年只有一家人的历史。

桑杰曲巴一家三代人的坚守,诠释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玉麦乡的故事,是一段平凡人创造的伟大传奇,它见证了一个家庭对祖国的忠诚,也见证了祖国对 每一寸土地的坚守。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祖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少!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89

用户18xxx89

2
2025-05-13 20:48

应该给他们一个二等功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