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听着得劲不得劲?这问题就跟问中不中一样,得看跟谁唠。在郑州街头,卖烩面的大

徐柳依说汽车 2025-05-14 10:23:03

河南话听着得劲不得劲?这问题就跟问中不中一样,得看跟谁唠。在郑州街头,卖烩面的大爷扯着嗓子喊“来碗羊肉烩面”,那尾音带点沙砾感,像晒暖的土坷垃里蹦出的蚂蚱,听着亲切。可要是年轻人在写字楼里讲河南话,总有人说“别带口音,显得不专业”,这话听着就有点硌耳朵。 前几日在菜市场,俩大妈为了一把芹菜价钱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恁这菜贵得离谱,俺搁陈砦买才一块五”,另一个回“俺这是大棚新摘的,你去陈砦买烂叶子吧”。俩人越吵越热乎,最后竟唠起家常,原来都是周口老乡。这时候你听那河南话,带着辣椒般的冲劲,又藏着芝麻盐似的亲昵,吵吵闹闹里全是烟火气。 可小侄女就不爱说河南话。她上小学一年级,回家非说“妈妈,我要吃馍馍”改成“妈妈,我要吃馒头”。问为啥,她说老师让讲普通话,同学笑她“土”。她奶听了直撇嘴:“俺小时候搁村里,谁要说‘吃饭’不说‘喝汤’,能被笑话一整天。”一边是学校的拼音字母,一边是院子里的“中不中”,小丫头夹在中间,像棵被风吹歪的小草,不知道该往哪边倒。 那天在公交车上,听见有人接电话:“爸,俺搁郑州挺好的,恁别操心。”话是普通话,可“挺好的”尾音往上挑,带点漯河那边的拐调。挂了电话,他又跟旁边人聊天,突然冒出句“夜黑儿下雨,俺晾的衣裳全湿喽”,车厢里几个中年人都笑了,眼神里晃着老家的月光。原来有些话不用刻意说,藏在血脉里的腔调,总能在某个瞬间,像老槐树的槐花一样,簌簌落满衣襟。 现在走在郑州的商场里,到处是“您好”“谢谢”的标准音。可路过卖胡辣汤的小店,听见老板喊“来份儿两掺”,还是忍不住停住脚。河南话像块老粗布,虽不如丝绸光鲜,却裹着咱老百姓的日子,暖烘烘的。你要说得劲不?当你在异乡听见那声带着乡音的问候,心里头啊,比喝了碗热乎的羊肉汤还舒坦。

0 阅读:2
徐柳依说汽车

徐柳依说汽车

徐柳依说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