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比如去年朝鲜对华出口的主力商品,竟然是假睫毛和假发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 2023年,朝鲜发制品对华出口额高达11.77亿元,占总出口的57%,直接把煤炭等传统资源甩在身后。 这些假睫毛和假发并非朝鲜自产,而是中国企业把半成品运过去加工——比如高端假发需要人工将头发一根一根钩到人造头皮上,国内加工费1000元/顶,在朝鲜只要300元。 这是因为朝鲜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内低很多,人工成本大约只有国内的一半。中国企业把原材料或半成品运到朝鲜,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完成后再出口回中国,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这种加工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很常见,属于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朝鲜通过这种方式赚取加工费,获得了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而中国企业则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产品的价格优势。不过,这种合作也受到国际制裁的影响。朝鲜受到联合国制裁,贸易受限,中国企业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与朝鲜进行间接贸易。 以前,朝鲜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煤炭等传统资源。朝鲜的煤炭探明储量有 147.4 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达到了 117.4 亿吨,按照朝鲜的技术来说,可以开采 79 亿吨的煤炭资源。但由于国际制裁限制了煤炭等资源的出口,而发制品作为轻工业产品,受制裁影响较小,因此逐渐成为主要出口商品。 从朝鲜的经济结构来看,朝鲜以计划经济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但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假发和假睫毛的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朝鲜在这方面有优势。不过,这种贸易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朝鲜的出口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容易受到中国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而且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有限,朝鲜可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疫情期间,朝鲜封关导致中朝之间的贸易受阻,发制品加工行业也受到了影响。2022 年 1 月,朝鲜恢复朝中货列运行,2023 年又陆续重启了部分朝中边境地区口岸的货车运行,发制品出口才得以恢复并大幅增长。但疫情也让朝鲜工人跟不上假睫毛生产工艺的迭代速度,加工水平有所下降,加工损耗增大,产能也不如以前。 总的来说,朝鲜对华出口的特点是发制品占据主导地位,这背后是成本优势、加工模式以及国际制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贸易模式对中朝双方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朝鲜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朝鲜对华出口的商品结构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本文信息来源:界面新闻-假睫毛和假发成朝鲜出口中国的主力商品
今年广交会确实有点出人意料。本来大家都以为美国加关税会让中国外贸遇冷,结果现场来
【5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