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小国被大国围堵,除了抱大腿还有别的活路吗? 就拿2023年的数据来说,朝鲜对华出口的商品里,有一半以上是假睫毛和假发,这一项就占了11.77亿元。中国的企业把睫毛毛料、假发半成品运到朝鲜,当地工人手工修剪、粘贴,做成半成品再运回来深加工。为啥这么干?朝鲜人工便宜啊,而且工人手巧,做出来的东西又快又好。 朝鲜出口的另一大类是矿产资源,比如煤炭和铁矿石。朝鲜的煤炭储量很大,无烟煤尤其多,但2016年联合国制裁之后,中国就基本禁止进口朝鲜煤炭了,只有极少量出于民生目的的例外。铁矿石也是一样,虽然朝鲜的茂山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但开采权都给了中国企业,像通钢集团就花了70亿买了50年的开采权。 朝鲜的海鲜其实挺有名的,比如明太鱼、螃蟹之类的。但这些海鲜大部分是加工后出口,比如做成即食产品或者罐头,主要供应给星级酒店或者出口到其他国家。像延边的贸易公司会把朝鲜海鲜运到宁波这样的城市,但普通超市里很少能看到朝鲜海鲜的身影,就算有,也可能是通过中国企业包装后的产品,贴着中国的品牌标签。 还有铜像雕塑、化妆品这些,虽然朝鲜也在出口,但要么是给非洲国家做的大型纪念碑,要么是高端化妆品,普通人很难接触到。 说白了,朝鲜的出口结构受国际制裁和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商品都是资源型或者半成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或者加工出口。 朝鲜为啥专出口这些呢?说白了就是俩字——活命。被周边局势围着,没法放开手脚搞全面贸易,只能靠挖自家地里的资源换点外汇,买点粮食、日用品;搞代工也是没办法,没太多高科技产业,就靠人力赚点辛苦钱。 毕竟,无烟煤挖出来就能换钱买口粮,代工车间开起来就能让工人有活干,这对于一个被各种限制的小国来说,哪样能换外汇、能让老百姓有饭吃,就只能硬着头皮干哪样。 这些东西虽然咱们平时用不上,但对朝鲜来说,可是撑起经济半边天的“活命钱”,说白了就是在夹缝里找活路,能把山里的资源和手里的手艺变成外汇,就算不错了。
今年广交会确实有点出人意料。本来大家都以为美国加关税会让中国外贸遇冷,结果现场来
【5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