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刮起反印度的浪潮?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不止是美国,整个欧美都在反印度,印度人蛮厉害的,各国各行业,印度人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在美国,印度裔在科技、政治、商业领域表现太亮眼了,数据显示,16家《财富》500强企业的CEO是印度裔,管理的企业总收入近万亿美元,创造了250万个就业岗位,从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到微软的萨蒂亚·纳德拉,印度裔几乎成了美国科技圈的代名词。 不仅如此,他们在酒店业也占了大头,控制了60%的酒店,带来7000亿美元收入,这种影响力不只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侨民也在各行各业混得风生水起,瑜伽、印度菜、宝莱坞都成了全球文化符号。 但这成功也带来了副作用,印度裔的突出表现让一些欧美本地人觉得威胁,尤其在就业市场上,很多人认为,印度人靠H1B签证“抢”了高薪科技岗位,这种情绪在经济不景气或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更明显。 比如特朗普执政时,针对印度裔的歧视事件明显增多,还有人把印度人的成功归为“裙带关系”或“不公平竞争”,这种刻板印象让反印度情绪更严重,简单说,印度人的耀眼成就,在某些人眼里成了“刺眼”的威胁。 这股浪潮背后还有历史和文化偏见的影子,早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就被贴上“落后”“不卫生”的标签,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后,英国媒体大肆渲染印度人的“野蛮”形象,这些偏见流传至今,演变成对印度文化、气味甚至外貌的歧视。 有研究显示,50%的印度裔美国人过去一年遭遇过歧视,尤其是针对深肤色的“肤色歧视”,社交媒体放大了这些偏见,特别是在克什米尔或印度教话题上,欧美平台经常出现针对印度的攻击,把印度教和“迷信”挂钩,甚至觉得印度裔的宗教活动是“文化入侵”。 西方媒体还爱夸大印度的贫穷和卫生问题,忽略其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这种片面叙事让反印度情绪有了土壤。 印度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预计未来几十年会超越美国和欧洲,这种崛起让一些欧美人感到不安,尤其在人工智能、制药、可再生能源领域,印度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最近特朗普政府任命印度裔Sriram Krishnan为白宫AI政策顾问,引发了部分“本土主义者”的反弹,认为这是印度对美国科技的“渗透”。 再加上印度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比如在俄乌冲突中不完全追随西方制裁俄罗斯,让一些欧美政客和媒体给印度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西方媒体还爱放大印度的负面新闻,进一步强化了反印度情绪。 对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关注支持一下,感谢大家!
印度对我们进行报复!5月14日,根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媒声称,因为中国媒体和土
【3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