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戚家军与倭寇的首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当时戚继光兵分三路,一路为诱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5-15 15:07:47

这是戚家军与倭寇的首战,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当时戚继光兵分三路,一路为诱敌,一路主攻,一路佯攻,可负责佯攻的杨文部七百人却打成了主攻,这让带领一千人主攻的戚继光意识到了不对。毕竟倭寇的部队高于杨文部数倍,人数比戚继光与杨文联合起来还要多,硬碰硬的代价是很惨重的,但如果不支援,杨文所部就要全军覆没;于是戚继光派监军赵大河去侦查一下,而自己的小舅子王印请命一同去,戚继光给他们三炷香的时间,也就是最多半个时辰,而其余人则原地待命。   由于杨文采用戚家军的鸳鸯阵形进行死守,倭寇的第一波进攻失利退下来了;但倭寇长谷堪助在战前就设计好了分三个波段进攻,于是第二波进攻就这样开始了。而杨文这边改变了防御方式,一路用地形做掩护以投枪的方式进攻,另一路则绕到了倭寇攻击部队的后面展开攻击,给第二轮的倭寇造成了致命的一击。这时负责侦查的监军赵大河和王印看到了这一战况,赶紧回去报告。   只见戚继光用匕首在土上画图,说起倭寇对鸳鸯阵并不熟悉,杨文又是面水而布阵,所以一时半会不会败。这是一个围歼倭寇主力的好机会;而让监军赵大河带两队人马由南侧直接冲锋,留住北侧给倭寇逃进陈大成的七队人马的伏击点。而赵大河很为难啊,因为这就相当于是两百人冲击几千人!   而这样一来,戚继光的身边就只剩一百人了;应该怎么部署是个问题,但没想到戚继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让其它将士都不敢相信的决定。戚继光只希望他们记住,军令如山的道理,便也不和他们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了。而计划是非常完美,就看接下来具体的实施了,正如戚继光所言,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绝不会是草率决定 。

0 阅读:2
菲菲评历史啊

菲菲评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