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12高地上,我军战士吴建国身中8弹倒地,一个越军军官想拿走他的枪,

墨色绘梦师 2025-05-15 17:45:11

1979年,612高地上,我军战士吴建国身中8弹倒地,一个越军军官想拿走他的枪,这时,吴建国却睁眼,抱着对方滚下山崖! 吴建国,1979年1月入伍。 入伍时,吴建国才17岁。 1个月后,即1979年2月,因越南屡屡在我国边境闹事,我军决定教训越南,就发起自卫反击战。 吴建国所在的部队,也参与了这次反击作战,也就是说,入伍只有1个月的吴建国,就要上战场了。 这时的吴建国,因为入伍时间短,还没接受过像样的训练,正常来说,像他这样的新兵,在上战场之前都会紧张害怕,可吴建国却有些迫不及待。 作为一个17岁就入伍的新兵,吴建国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对他来说,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机会。 那会儿边境线上早就憋着股火药味儿。越南军队在苏联支持下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往界碑挪几米都成了家常便饭。吴建国跟着运输队往广西前线开拔时,看见沿途村寨的竹楼都被炸塌了半边墙,田埂上还留着没清理干净的弹坑。他攥着没捂热的钢枪,指甲在木质枪托上掐出几道白印子。 新兵连的宿舍里,有人半夜躲在被窝里给家里写信,墨水滴在信纸上晕开像泪痕。可吴建国总在熄灯后擦枪,借着月光把每个零件擦得锃亮。排长查房时撞见过几次,问他怕不怕,小伙子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就等着给咱军功章找个地儿挂呢!"谁也没告诉他,隔壁班有个老兵油子,每天偷偷往鞋垫里塞写着家庭住址的小纸条。 二月十七号凌晨,炮火把天空烧得通红。吴建国猫着腰往612高地冲的时候,子弹擦着耳朵飞过去的声音跟老家过年放的窜天猴似的。他身上那件明显大两号的军装,被荆棘划得满是口子。战斗打到第三天,他们班只剩下五个人还能动弹。越南特工队趁着大雾摸上来那会儿,吴建国正往弹匣里压最后五发子弹。 关于那个改变命运的瞬间,战后打扫战场的战士是这么说的:浑身是血的少年突然从尸堆里弹起来,像头受伤的豹子扑向敌人军官。两人扭打着滚下山崖时,悬崖边的马尾松被拽断好几根枝条。后来找到遗体时,人们发现吴建国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还死死扣在对方咽喉上。 这事说起来挺让人揪心。当年很多像吴建国这样的"速成兵",从田间地头直接拉上前线。有老兵回忆说,有的新兵连枪械保险都不会开,冲锋时把五六式冲锋枪当红缨枪往前捅。上级难道不知道这些娃娃兵缺乏训练?可那时候边境吃紧,整个南方军区都跟上了发条似的,哪顾得上按部就班练兵。吴建国的英勇固然可敬,但背后折射出的战争残酷更值得深思。 想起我爷爷那辈人讲的故事,1948年打淮海战役那会儿,炊事班的老王头抡着铁锅都能俘虏三个国民党兵。可现代化战争不一样了,机枪扫射的密度、炮弹的杀伤半径,哪是凭血勇之气就能扛住的。吴建国用生命换来的或许不只是军功章,更是给后人敲响的警钟,永远别让年轻人用肉身去填战争的窟窿。 去年清明去靖西烈士陵园,看见好些墓碑前摆着没拆封的中华烟和瓶装可乐。十七岁,搁现在还是逃课打游戏的年纪呢。有个头发花白的大爷蹲在吴建国的墓前,拿袖子反复擦着碑上那张永远稚嫩的照片。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年带吴建国他们班的老排长,每年都从河南老家坐三十个小时硬座过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吴建国# #历史# #分享今日抄书#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