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终于公开提到中国! 默茨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中方发贺电都一个星期了,他才在联邦议院的政府声明里第一次提到中国,说要搞“战略性去风险化”,语气比默克尔和朔尔茨都硬,可转头又承认中国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派,活脱脱就是西方政客的老套路——嘴上喊着强硬,身子却诚实得很。 和默克尔、朔尔茨不一样,默茨的风格更直接。他一直自诩“跨大西洋主义者”,骨子里更倾向美欧同盟。当年他就是因为斗不过默克尔才暂离政坛,现在重新上台,本想在美欧关系里大展拳脚,可偏偏遇上特朗普这种对跨大西洋联盟兴趣不大的美国领导人,一下子就被捆住了手脚。他在议会里的日子也不好过,组阁时险象环生,执政联盟内部分歧不断,这让他的政策推行起来格外费劲。 不过,不管默茨怎么折腾,中德经贸合作的体量就摆在那里。2023年中德贸易额还高达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八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就算2025年美德贸易额超过了中德,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依然不减。 中国德国商会的调查显示,一半的在华德企计划继续增加投资,巴斯夫、西门子这些巨头不但没撤资,还在加码扩建工厂。这说明,德国经济的命脉早就和中国绑在一起了,不是几句“去风险”就能切断的。 再看国际形势,美欧之间的贸易战打得火热,美国对欧盟加征25%的钢铝关税,欧盟也针锋相对地反制。这种情况下,德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处处受限,只能把目光转向中国。奔驰、宝马这些车企虽然在华销量有所下滑,但依然把中国视为“利润奶牛”,大众汽车甚至开始在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默茨要是真的对华强硬,最先倒霉的就是这些德国企业,这是他无论如何都得掂量的现实。 说到底,默茨的“更强硬”方针,更多是政治姿态。他需要在国内安抚那些主张对华强硬的势力,同时又得考虑德国的国家利益。可经济规律摆在那儿,德国要想摆脱经济衰退,离不开中国市场的稳定。就算默茨现在喊得再凶,等他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和中国合作才是最务实的选择。毕竟,德国的汽车、化工这些支柱产业,早就深深嵌入了中国的产业链,完全脱钩无异于自断经脉。 历史也在不断验证这一点。默克尔时代,德国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经济一路向好;朔尔茨虽然嘴上说“去风险”,但实际还是维持了中德合作的大局。默茨要是想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光靠喊口号可不行,最终还得回归现实主义,踏踏实实和中国做生意。毕竟,政治可以一时冲动,但经济账是要算一辈子的。
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终于公开提到中国! 默茨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中方
清音绕耳旁
2025-05-15 21:15:53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