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长江阳逻段的淤泥里发现了一名飞行员,被长江阳逻段渔民发现时,他的手表上竟然刻着“陈怀民”!原来他就是世界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初夏,阳逻江段,天还没大亮,几位渔民便摇着小船出江打鱼,网撒下去没多久,一具膨胀的尸体浮出水面,吓得众人连连后退。 那人身穿破烂不堪的飞行服,脸部早已难辨,但手腕上戴着一块铜壳怀表,渔民擦开污泥,表盖内刻着三个字——陈怀民。 不久前,报纸上曾登出一则英勇事迹,说一位中国飞行员在武汉空战中,为阻止日军轰炸平民,驾驶燃烧的战机撞向敌机,连人带机坠入长江。 这具遗体,很可能就是那位撞机的空军战士,消息传开,武汉城里炸开了锅,码头上聚满了前来打听的人。 陈怀民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革命家庭,自幼耳濡目染民族志士的故事,心中早早埋下了报国的念头。 1931年,东北沦陷,他在常州读书,深受触动,辍学离家,奔赴南京,试图参军抗日,因身形瘦弱,连着几日都被拒收,他不服气,三天不走,守在招兵处门口,最终以血书打动军官,被收进十九路军学兵队。 进入部队后,陈怀民参与运输弹药,支援前线,一次虹桥机场搬运任务中,头顶掠过几架低飞的敌侦察机,他望着敌机远去的身影,默默下定决心,要亲手击落它们。 1933年,他参加杭州笕桥航校招生考试,日夜苦读,最终被录取,航校的生活极为艰苦,每日凌晨操练滚轮,呕吐成常态。 机械课程繁重,需反复拆装上百个部件,很多同学都熬不住,选择放弃,他咬牙坚持,从未退缩。 三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至空军第四大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空军战斗日趋激烈。 他随部队参加淞沪会战,首次实战便在杭州湾击落敌机,他驾驶的霍克三型返回基地时,机翼弹孔多达三十余处,他的名字在部队中渐有名声,常被战友称作“拼命三郎”。 1938年4月29日,日本为天皇庆生,派出三十余架轰炸机轰炸武汉,中国空军仅能调集十九架战机迎战,陈怀民驾驶伊-152升空,在战斗开始后的短短数分钟内击落一架敌机。 随后,他遭到四架敌机包夹,飞机多处中弹,仪表盘被打碎,油箱起火,他左臂中弹,鲜血染透飞行服。 面对生死关头,他没有跳伞,而是操控着起火的战机朝一架敌机撞去,两机在空中碰撞,炸成火球,坠入长江,长江水面腾起黑烟,目睹这一幕的地勤和市民都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 空军指挥部立即组织打捞,但江水湍急,半个月过去未有结果,直到一个多月后,阳逻渔民意外收网打捞上来,才揭开真相。 陈怀民的妹妹陈难赶来认尸,见到表壳上的名字,悲痛昏厥,消息一出,市民自发送葬,300多个花圈从江汉关排到利济路,街头巷尾白纸飘舞如雪。 陈怀民的遗体最初安葬在武汉青山,后迁至石门峰文化遗址公园,他的牺牲震撼了全国,被誉为世界空战史上首位主动撞机的飞行员。 他的事迹被记录在空军纪念馆,也被收入多部抗战文献,他用22岁的生命,为民族赢得了尊严,也用行动诠释了“舍生取义”四字的全部含义。 这个国家曾经山河破碎,百姓涂炭,是像陈怀民这样的人,拼尽全力,才在黑暗中点起火光。 他没有留下遗言,但他留给后人的,是永不磨灭的精神,每当飞机划过蓝天,都会有人记起,那位江水中打捞上来的年轻飞行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镇江日报——立志报国的抗战空军英雄陈怀民
1938年,长江阳逻段的淤泥里发现了一名飞行员,被长江阳逻段渔民发现时,他的手表
如梦菲记
2025-05-21 11:46:5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