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黄令仪收到通知:停止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她冲进办公室大喊:"不能停,我们会被卡脖子的。"可对方大手一挥:没钱,黄令仪转身蹲地失声痛哭,谁也没想到,多年后她却成了美国都惧怕的人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黄令仪这辈子干的事,说出去能把人惊掉下巴。 那会儿中国芯片还跟刚出生的娃娃似的站不稳当,她愣是咬着牙把这孩子拉扯大了。 当年上头说要砍项目,她急得眼都红了,攥着材料找领导拍桌子。 领导两手一摊说没钱,她蹲在走廊水泥地上哭得直抽抽,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要搁旁人早回家抱孩子去了,这老太太倒好,转头就带着人钻进旧车库,拿木板子搭实验台,电线扯得跟蜘蛛网似的。 那时候搞集成电路就跟踩雷区差不多,外国技术卡得死死的,国内要啥没啥。 研究所食堂的大师傅都劝她改行:"黄工,您整天捣鼓这些铁疙瘩能当饭吃?" 她也不搭话,兜里揣俩冷馒头就往实验室钻。 八九年去美国参加芯片展,人家展台摆着最新成果,中国展区就挂个"长城公司"的牌子,几个技术员缩在墙角当观众。 那天夜里她趴在宾馆床上写笔记,钢笔尖把纸都戳破了,最后写了句狠话:不造出中国芯,咱们就得永远跪着喘气! 回国后她真豁出去了,工资掰成两半花。 买材料的钱不够,她连闺女的新棉袄钱都垫进去。 实验室没暖气,三九天裹着旧军大衣做实验,手上的冻疮裂得跟松树皮似的。 九几年英特尔芯片大举杀进来,她急得满嘴燎泡,连夜画了七十多张图纸说要搞自主架构。 领导开会时大伙都不吭声,她就自己掏钱买元器件,家里饭桌上常年摆着电路板当菜盘子使。 转机出现在2001年,国家终于要搞"龙芯"了。 这时候老太太都六十六了,年轻人见她拎着灰布包进会议室还当是来送资料的。 等她哗啦倒出一桌子手稿,全场都傻眼了。 那摞图纸比办公桌还高,每张纸上的线路图都是用钢笔一点点描出来的。 讨论芯片架构时,有年轻人提议用现成的x86,老太太一巴掌拍在会议桌上:"咱们的娃就得穿自家缝的衣裳!" 最后选了MIPS架构,这事才算定下来。 龙芯团队起步穷得叮当响,百来万经费要养活十几个技术员。 三十平米实验室挤得转不开身,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他们就拿湿毛巾裹着脑袋干活。 老太太天天最早来最晚走,兜里永远揣着速效救心丸。 02年8月龙芯1号流片成功那天,整个实验室哭成一团,就她站在墙角默默抹眼睛。 三个月后这枚芯片装上了高铁控制系统,她倒跟没事人似的,转头又扎进下一代研发里。 后来查出来得了癌,做完手术第二天她就拄着拐棍往实验室蹭。 医生急得直跳脚:"您不要命啦?" 老太太慢悠悠回:"芯片等不得人呐。" 最后一次进手术室前,她还攥着徒弟的手嘱咐:"第三代指令集得往兼容性上使劲......" 等龙芯3号用在北斗导航系统那天,她把国家发的奖金全捐了研发基金,自己照样穿二十块钱的布鞋挤公交。 2023年春天,86岁的老太太走了。 临终前给徒弟留了句话:"啥叫挺直腰杆?就是再没人能按着你的脖子说话。" 现在去中科院微电子所还能看见她的工作台,玻璃板底下压着张发黄的字条,上头钢笔字还透着狠劲:"死磕到底!" 从旧车库到北斗卫星,这老太太用六十多年走了条最硬气的路。 当年笑她傻的人现在都闭嘴了,中国芯的根算是让她给扎瓷实了。 要说有啥遗憾,可能就是临走前没亲眼见着7纳米芯片量产。 不过按她那个倔脾气,在那边肯定还盯着进度呢。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光明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1984年,黄令仪收到通知:停止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研发,她冲进办公室大喊:"不能停
飒沓风华舞
2025-05-23 02:34: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