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

韫晓生 2025-07-14 17:05:04

[太阳]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用弹弓猎食野鸡,“吃货”被判了!)   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野鸡曾有个响亮的名号“山凤”。过去它是年夜饭桌上压轴的硬菜,老一辈人至今津津乐道,说当年饭店的招牌菜几乎清一色的野鸡。   然而如今再提“山凤”,当地人的语气里早已没了当年的垂涎,反而唯恐避之不及。这昔日的美味佳肴,究竟是如何变成今天人人避之不及的“麻烦精”?   那段遍地是“山凤”的黄金时代,确实是东北乡野间的一道风景。它们肉质的鲜美,成了无数家庭的舌尖记忆,可这昔日的美味,转眼就成了碰不得的“铁疙瘩”。   随着国家一纸禁令,野鸡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名录。这意味着,再敢动它一根毫毛,法律便会找上门来。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黑龙江一位王姓村民就因捕杀四只野鸡,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还被罚了整整五万块。这代价沉重得足以让所有人彻底断了吃野味的念头。   2021年,虎林市的郑某开车路过乡间,看到两只野鸡觅食,一时贪念起,用弹弓钢珠将其射杀。谁知他刚把野鸡装进后备箱,就被巡逻的林区公安民警逮了个正着。他最终也收到罚款等处罚。   现在东北的狗要是敢追着野鸡跑,主人都得一个箭步上去把狗拽回来,生怕惹上天大的麻烦。   禁令之下,野鸡的日子好过了,可人的日子却添了堵。没了天敌,它们的数量激增,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   这些野鸡精明得很,它们偏偏对农民播种的玉米情有独钟,爪子一刨,辛辛苦苦埋下的种子就这样被他们扒出来,好好的种子就这样进了他们嘴里,有村民无奈地表示十只野鸡一年就能毁掉半亩地的收成,这笔损失可是在不小。   有人贼心不死,想尝尝这口“禁果”,给这些野鸡一些教训,但那些依然心存侥幸的“打野”行为,直接撞上了法律的枪口——即便是为了保护庄稼毒杀野鸡,也会收到相应的惩罚。   面对野鸡带来的新问题,东北的农民们也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他们尝试了各种土办法,插稻草人、挂彩带、放鞭炮,可这些招数很快就被聪明的野鸡看穿。   不过,在日复一日的“斗智斗勇”中,人们的态度也从单纯的驱赶,转向了和解。村里的村民发现野鸡不光吃庄稼,也吃地里的害虫。自从野鸡多了,地里打农药的钱倒是省下了三成。这个发现,让村民们对野鸡的看法逐渐有所好转。   专家表示野鸡数量的激增,是生态环境向好与禁猎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虽然短期内对农业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从长远看,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说到底,野鸡还是那个野鸡,变的始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场从餐桌到田埂的“人凤演义”,其实是人与自然在不断试探、碰撞后,寻求如何“好好处”的真实写照。   野鸡虽好,切勿触法,如何在这场博弈中找到一条和谐共生的路径,考验着所有人的智慧。

0 阅读: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