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与鲁迅分别15年的闰土病逝,终年57岁,临终前,闰土抱憾道:“要不是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14 19:41:16

1934年,与鲁迅分别15年的闰土病逝,终年57岁,临终前,闰土抱憾道:“要不是为了你们五个娃,我早和迅哥儿去北京享福了!”20年后,闰土的孙子收到一份特殊邀请,彻底改变了家族贫苦的命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4年深秋,绍兴杜浦村的风干得厉害,地上的尘土一踩就起,村口那间摇摇欲坠的草屋里,章运水病得很重,他瘦得皮包骨,身上生了毒疮,衣服和烂掉的伤口黏在一起,咳嗽时嘴角常带血,屋子里没有药,更没有医生,他只能躺着,睁着眼看屋顶的茅草一根根地晃,手边放着一根铜烟管,那是他年轻时鲁迅送的,几十年了,他一直收着。   四十年前,还是个孩子的章运水,在鲁迅家帮父亲干活,那年鲁迅家祭祖,章运水被父亲带去看守祭器,鲁迅和他年纪差不多,两人一照面就玩到了一起,章运水是村里最会捕鸟的孩子,用竹匾支在雪地里,洒点米,几只鸟不一会儿就进了网,他也会用钢叉扎猹,那是他们乡下孩子的本事,鲁迅听得入迷,章运水讲,他就听,他送给鲁迅一包五彩贝壳,鲁迅回了他一根铜烟管,这点交情,章运水记了一辈子。   但朋友归朋友,命运却是两条路,鲁迅去了南京、东京,成了先生,成了作家,章运水却留在乡下,靠六亩薄田养活一家,田是沙地,收成不好,缴完粮税,剩下的只能勉强糊口,他父亲早死,章运水早早挑起重担,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编竹器补贴家用,他结婚后生了八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五个,饭不够吃,衣不够穿,孩子的哭声和税吏的催收响在屋里屋外,他的背早早就驼了,手上全是老茧和裂口,风一吹就疼。   1919年年底,鲁迅回绍兴卖老屋,那是他们多年后第一次见面,章运水穿着破衣,头戴旧帽,站在门口等,他低着头叫了一声“老爷”,鲁迅没说什么,只是拉他进屋,屋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鲁迅把几件家具卖掉了,临走前,他把几块银元藏在椅子底下,那是他能给出的帮助,章运水收下了,但没舍得花,那年,他的孩子们还都小,家里开销大,田又歉收,他没法离开这片土地,北京太远,他走不动。   章运水死后,家里的担子落到长子章启生肩上,那年他才十七岁,瘦得像柴枝,他每天要挑着扁担运泥,修地埂,补田埂,改土种稻,有时一天下来,肩膀肿得连衣服都穿不进去,晚上还得编竹篮,指头被竹条割破,血滴到地上干成一个个黑印子,他撑到三十多岁,身体像架空的房梁,风一吹就散,后来开始咳血,先是点点,再是整口整口,躺床上咳了半年,还是没熬过去。   章启生死的时候,最小的儿子章贵才三岁,没人养他,他就在亲戚家轮流住,睡柴房,垫稻草,盖破布,冬天冷得骨头都疼,他没进过学堂,认不出字,十三岁那年,一个本家带他去上海,在码头扛麻袋,一袋盐有一百斤,章贵背着它们走来走去,走得脚上全是水泡,手上全是茧,他没时间想别的事,只管吃饭、睡觉、干活,他没想过自己还能有别的命。   转机出现在1954年,那年绍兴要建鲁迅纪念馆,筹备组四处找鲁迅的老熟人,有人提起“闰土”这个名字,顺藤摸瓜找到了章贵,他正在码头卸货,身上是汗水和盐粉混在一起的灰,他不知道鲁迅纪念馆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可工作人员说,纪念馆缺人手,扫地、擦桌子也行,他就去了。   馆里陈列的是鲁迅的遗物、手稿、书信,还有那篇《故乡》的手稿,章贵第一次看到那篇文章,字一个不认识,他站在展柜前看了很久,回去后就借了一本字典,晚上点煤油灯,一个字一个字地查,他不怕慢,怕看不懂,他把字写在小本子上,一遍一遍地抄,冬天馆里没人,他就在走廊里抄,风把纸吹得哗哗响,他用手护着写,有时手冻僵了,他就搓一搓再写。   两年后,他认得了三四千个字,能读《故乡》了,他读到闰土少年时戴银圈、扎猹的段落,脑子里浮现出祖父的样子,他想起家里那根铜烟管,那是祖父留下的唯一东西,他开始写文章,记下祖父和鲁迅的交情,也记下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他写得慢,一字一句地查,一篇文章能写一个月,但他写完后,馆里的老师说他写得真切、有根。   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来绍兴参观,他见到章贵后,听说他是“闰土”的孙子,特别激动,此后两人常通信,周海婴寄来许多鲁迅的资料和手稿复印件,还专门找出日记中记载“得闰土死讯”的那一条,章贵读了好几遍,像是补了一段家族的空白。   他后来报了夜校,坐在最后一排,手上拿着铅笔,旁边放着厚厚的笔记本,他记得认真,笔记上写得密密麻麻,连页边都写满了,他写了十几万字的手记,记录祖父的故事,也解读鲁迅笔下的“故乡”,他讲解的时候声音不高,但游客听得认真,有人听完后站在展柜前不走,说第一次觉得“闰土”不只是书里的人,而是活过、苦过、笑过的老百姓。   信息来源:绍兴网——章贵:从文盲到学者,只因我的祖父是“闰土”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