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一艘潜艇残骸,经过专家确认,是美国在75年前失踪的“灰鲸号”,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美方得知后禁止打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中国东海海域的海底,探测船在一次常规海洋科考任务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庞大的金属残骸,经仔细分析和核对相关资料后,专家们得出结论:这正是75年前在太平洋战争中神秘失踪的美国“灰鲸号”潜艇,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灰鲸号”诞生于1941年,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重要潜艇力量之一,服役伊始便被赋予重任,多次参与对日运输线的打击任务,它机动性能良好,火力配置先进,曾成功摧毁多艘敌方舰船,成为二战中让日本海军深感忌惮的“水下幽灵”。 其服役期间表现突出,多次获得海军嘉奖,在太平洋战场最紧张的阶段,“灰鲸号”不仅承担着前线作战任务,还担负着收集敌情、破坏后勤补给的重要职责,是美军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可这样一艘战功赫赫的潜艇却在1944年一次任务归途中失去了联系,当时美军仅接收到来自潜艇的一份任务完成简报,随后便再无音讯。 多年后经对战后日军战报的分析推测,“灰鲸号”极有可能是在执行任务后被敌军发现,由于弹药消耗殆尽,遭遇日方空中打击时未能有效还击,最终在东海某片海域沉没,舰上80余名美军官兵全部遇难。 自此之后,美军虽组织多次搜寻行动,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声纳与水下磁力仪器,却始终未能发现其踪迹。 长达七十余年的时间里,“灰鲸号”的命运成为美国海军史上的一道遗憾,不仅是因为其在军事层面的重要性,更因为它承载着大量阵亡将士的未竟归宿。 正因如此美国历届政府和相关军事机构都曾多次试图破解其失踪之谜,甚至有些历史学家和家属不惜自筹经费,持续关注其可能的沉没坐标。 直到2019年,中国的科研船在东海海域的一次水文地质测绘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大型金属结构物,随后的勘测显示,这一深藏于四百五十多米海底的残骸形态与“灰鲸号”的设计特征高度吻合。 经过进一步技术确认,最终认定其确为失踪多年的“灰鲸号”,中国方面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第一时间通报美方,并表达了支持其打捞的立场,愿协助完成相关工作。 美国方面在确认残骸身份无误后,他们选择不予打捞,并不建议其他国家接触沉舰,这一决定一经公布,引发了各界热议。 从技术层面看,这艘潜艇已沉没数十年,长期遭受海水腐蚀,整体结构极不稳定,残骸极易破碎,打捞过程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舰体解体,同时也可能对舰内牺牲者遗骸造成更大破坏。 此外该海域水深超过四百米,海底地形复杂,作业成本极其高昂,即便是具备先进潜水设备的国家也难以保证打捞成功率。 除了物理层面的难度外,情感与象征意义也成为美国政府考量的重要因素,对一些美国人而言,这艘沉睡在海底的潜艇已成为战争纪念的一部分,是那段历史的象征。 如果贸然将其打捞出水,不仅可能扰动已逝将士的长眠,也可能重新激起对战争创伤的集体记忆,让它继续安息于海底,或许才是对过去最体面也最沉静的纪念。 更深层次的考量则可能涉及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敏感性,虽然“灰鲸号”代表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潜艇技术,但军事残骸的处置历来涉及复杂的政治和保密因素,美方可能担心残骸在水面环境中暴露或遭他国研究,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外交摩擦,因此放弃打捞,也可视作一种稳妥、低调而理性的选择。 时至今日,这艘功勋潜艇依旧静卧海底,成为一道永久的历史印记,在这个和平年代,尊重历史,尊重牺牲,是对未来最庄重的提醒。 信源:环球网——美国发现失踪75年的二战时期潜艇,位于冲绳附近,疑曾遭轰炸
2019年,在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一艘潜艇残骸,经过专家确认,是美国在75年前失踪的
梦想者的奇妙
2025-07-15 10:19: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