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到底还能撑多久? 美国刚甩出一个50天的最后通牒,扬言要对俄罗斯实施100

天天纪闻 2025-07-15 17:45:26

普京到底还能撑多久? 美国刚甩出一个50天的最后通牒,扬言要对俄罗斯实施100%关税,还威胁对买俄油的国家搞“次级制裁”。过去三年,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都搞了十几轮,从冻结资产到限制技术出口,招数用尽,可俄罗斯非但没垮,经济还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了3.6%和4.1%。这说明俄罗斯的韧性远超外界想象,普京的政治根基也比大家以为的要牢固得多。 2024年3月,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赢得第八届总统大选,5月7日正式开启新的6年任期。按照俄罗斯宪法,他理论上能执政到2030年。而且,普京通过人事调整牢牢掌控着权力核心。 比如2024年5月,他把国防部长绍伊古调任安全会议秘书,任命前副总理别洛乌索夫为新防长。别洛乌索夫是经济学家出身,擅长统筹资源,这一调整被外界解读为普京要加强对军工产业的财政管控,确保战时经济高效运转。这种“专业人才+亲信”的组合,让普京在决策层的影响力几乎无人能撼动。 再看经济制裁的实际影响。美国这次的50天最后通牒,表面上是关税威胁,实际上是想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要知道,能源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2024年俄能源出口收入高达2824亿美元,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占33%和25%。 但美国的“次级制裁”有个致命漏洞:中印两国根本不吃这一套。中国2025年5月从俄罗斯日均进口原油196万桶,占当月进口总量的17%,这些油通过中俄原油管道和远东港口运输,成本低到美国根本没法替代。 印度更夸张,每天从俄罗斯进口210万桶原油,占其进口总量的近四成,要是突然断供,印度炼油厂立马就得停工。所以美国的制裁说白了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印不可能乖乖就范。 俄罗斯应对制裁的策略也很聪明。一方面,它把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2023年俄对华原油出口量首次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另一方面,俄罗斯推动本币结算,2024年中俄贸易中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超过80%,大大降低了美元波动的影响。更绝的是,俄罗斯还利用“灰色市场”转移能源。比如把乌拉尔原油运到土耳其,混上其他国家的油再转手卖给欧洲,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欧盟的制裁形同虚设。 国内支持度是普京的另一大底气。2025年4月的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2%,政府支持率也有60%。这得益于俄罗斯的社会福利政策。2025年预算修正案里,普京把预算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上调16.8%,还增加了家庭补贴和农业贷款补贴。 即便通胀预期从4.5%上调到7.6%,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依然坚挺。而且,俄罗斯媒体被政府牢牢把控,反对派声音很难传播。2025年1月的大规模断网事件后,虽然出现了一些谣言,但很快就被官方压制下去,没形成气候。 军事方面,俄乌冲突的走向直接影响普京的政治命运。目前双方在苏梅地区集结了130万兵力,俄军计划发动夏季攻势,试图在美军援助完全恢复前取得突破。如果俄军能拿下苏梅,不仅能切断乌军补给线,还能提振国内士气。 反之,若战事陷入僵局,可能会加剧民众对战争的厌倦情绪。不过,普京已经做好了长期准备。他把朝鲜士兵调到前线执行边防任务,腾出更多俄军主力投入进攻,还通过军工企业扩大无人机生产,2024年俄无人机产量比2023年翻了三倍。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让俄罗斯在战场上保持着主动权。 国际层面,美国的制裁面临多重阻力。首先,欧盟内部对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分歧很大。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明确反对对俄能源限价,担心影响自身能源供应。 其次,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却和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能源合作,2024年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占其总需求的45%。如果美国对土耳其实施次级制裁,埃尔多安很可能倒向俄罗斯,这会让北约内部更加分裂。 最后,中国和印度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场原则的正常贸易,不容外部干涉。印度虽然在美国压力下有所妥协,但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俄油的来源。这种“得道多助”的局面,让俄罗斯在国际博弈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综合来看,普京至少还能撑5年以上。从法律任期看,他到2030年才会卸任。虽然美国的制裁和国内经济压力会带来挑战,但俄罗斯的“堡垒经济”模式和国际支持网络,让普京有足够的资本打持久战。除非出现重大军事失利或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否则普京的执政地位很难被动摇。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普京依然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他的政治寿命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长得多。毕竟,在国际政治的棋盘上,普京从来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棋手。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