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对美国的所有策略,目的都不是为了消灭美国,或者说不能消灭美国,而是为了增加美国的社会运作成本。同样,中国的稀土禁运,不是,也不可能消灭美国的军事能力,但是可以大大的增加美国军事能力的运营成本。 网友表示: 不是中国处处与美国过不去,是美国处处给中国使“绊子”,中国不得不见招拆招。 我们想法是合作共赢,但美一直打压我们的发展,稀土管控只是反制措施,不是主动削弱美国! 美国军费去年突破8800亿美元,里头藏着不少“中国成本”。F-35战机的发动机叶片少了镧元素就扛不住高温,每架得多花20万美元找替代材料;“宙斯盾”舰的雷达磁体缺了钕铁硼,灵敏度下降三成,只能再加装两组天线,单舰成本往上跳了1500万。这些数字背后,是美国军工复合体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以前随手能拿到的中国稀土,现在要么从蒙古高价买,要么从缅甸走私,供应链一拉长,出错的概率跟着涨,去年就有批导弹制导部件因为稀土纯度不够,在试射中脱靶。 谁都清楚,真要拼“消灭对方”,对谁都没好处。中国搞光伏的企业还在给美国提供太阳能板,美国的苹果工厂照样用着中国的精密零件。可美国偏要在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筑墙,逼着ASML不准卖光刻机,撺掇盟友搞“芯片四方联盟”。这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方突然把账本锁起来,还想把另一方的客户抢光,换谁能忍? 稀土管控这步棋,说白了是被逼出来的防守。澳大利亚的稀土矿开了十年,产量还不到中国的零头,不是挖不出来,是分离技术跟不上——中国的萃取工艺能把稀土纯度提到99.99%,美国企业折腾半天,纯度差两个小数点,用在导弹上就可能出人命。去年美国国防部采购清单里,明明写着“优先使用非中来源稀土”,最后却偷偷加了条“特殊情况下可豁免”,说白了,找不到替代品时,还得捏着鼻子认账。 有做外贸的朋友跟我算过笔账:美国从中国买一吨稀土氧化物,加上关税也就2万美元;从越南转一手,变成“非中产地”,价格能飙到5万。这多出的3万,就是美国给自己的霸权交的“智商税”。更麻烦的是时间成本,以前从中国订货两周能到,现在绕欧洲一圈,得等两个月,军工生产计划全被打乱,去年洛克希德·马丁就因为稀土断供,推迟了12架F-35的交付。 中国从来没说过要“卡死”谁。云南的稀土加工厂里,还在给美国的医疗设备企业供货,那些用于核磁共振的钆元素,咱们一直没限制。可美国非要把民用和军用搅在一起,连生产心脏支架的稀土材料都想卡脖子,这就别怪中国把规矩立得更细——哪些能卖,哪些得审批,明明白白列出来,省得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说到底,国际社会就像个大市场,你不能既想当独家摊主,又想砸别人的摊子。美国要是早点放下“必须赢”的执念,别总想着用霸权压人,稀土价格能降一半,芯片供应链能顺顺当当,大家都能省点力气搞发展。可现在呢?它越折腾,中国越得把关键技术攥在手里,越得让那些不合理的成本,清清楚楚记在霸权的账上。 这不是什么“谁灭谁”的零和游戏,是逼着不守规矩的人付出代价。等美国哪天觉得这笔账划不来了,或许才会明白,合作共赢不是客套话,是真能省钱省力的实在事。
中国现在对美国的所有策略,目的都不是为了消灭美国,或者说不能消灭美国,而是为了增
赵财苗
2025-07-16 01:43: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