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百亿,为何却与自己的亲哥哥形同陌路,20年不联系呢?”董明珠说:“我曾跟他说,如果要从我这里拿货,就直接断联。”最后,董明珠言出必行,却被哥哥移出家谱,20年间,兄妹不复联系。 董明珠,1954年8月生在江苏南京,家里七个孩子,她是老幺。父母给她取名“明珠”,意思是家里的宝贝。小时候家里不富裕,但挺和睦。1975年,她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毕业,进了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干行政,日子过得稳当。后来丈夫去世,她带着两岁儿子,1990年毅然辞职南下珠海,加入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海利空调器厂,也就是现在的格力电器,从销售员干起。 刚到安徽市场,她就接了个硬活儿——追回42万欠款。那时候没啥捷径,她顶着太阳跑客户,40天硬是把钱要回来了。这事儿让她在公司出了名,之后管安徽片区,推了个“先付款后发货”的规矩,把乱七八糟的市场整得服服帖帖。1992年,她一个人干出1600万销售额,占公司八分之一。后来调到南京市场,1993年又搞定3650万业绩,牛得不行。1994年,公司乱成一团,好多业务员跑路,她留下来,被全票选成经营部部长。 1996年,空调行业遇上“凉夏”,市场蔫了。她带着23个业务员,跟对手上千人的团队硬碰硬,不降价、不妥协,愣是把格力品牌打响。2007年当上总裁,2012年坐上董事长位子,把格力从个小厂带成世界500强。她30多年没休过假,工作强度大得吓人,但她从没喊过累。 1995年,格力空调卖得火爆,经销商抢货抢疯了。董明珠那会儿是经营部部长,手握货源分配权,眼里揉不得沙子,坚持公平,谁也别想走后门。武汉有个经销商找到她哥哥,说只要能从她那儿弄到100万的货,就给哥哥两三万回扣。那时候两三万能买套房,哥哥觉得这买卖划算,就给她打了电话。 她接到电话,哥哥说想来珠海拿货。她一听就知道有猫腻,哥哥又不是经销商,拿货干啥?她直接说,公司有规矩,不能通融。哥哥急了,说就这一次,她还是不松口,说这不是小事,开了口子公司咋管?电话没说两句就挂了。她没犹豫,立马给那经销商打电话,告诉对方货停了,对方问为啥,她只说“你知道原因”。 经销商气炸了,找她哥哥发火,说她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哥哥觉得丢人,回家写了封信,骂她无情,还说家谱里没她这个人。信寄出去,兄妹俩就彻底断了,20年没联系。这事儿在格力传开了,大家都说她原则性真强。2019年,她还拿这事儿给新员工上课,说企业管理得讲规矩,不能徇私。 2015年,董明珠姐姐打来电话,说哥哥得了癌症。她沉默了一会儿,20年前的恩怨还在,但血浓于水,她还是决定回去看看。哥哥病重,她到医院探望,两人聊了几句,哥哥说当年她是对的,她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20年的疙瘩,就这么解开了。 这事儿让人看到她硬脾气下也有软的一面。事业上,她还是那个铁腕董事长,带着格力往前冲。她说过,选接班人只看能力,不看关系。对自己儿子也是,啥要求都没有,就希望他能靠自己。她工作忙得没空休息,但从不抱怨。对员工要求高,福利却不差,挺会平衡原则和人情。 董明珠跟90岁母亲的关系也老被讨论。她没让母亲跟她住城里,有人说她不孝。其实她是怕自己忙得没时间陪,让母亲担心。她试过劝母亲来珠海,但老人家喜欢乡下安静,嫌城里节奏快,没朋友。她想过请保姆,又不放心,最后就让母亲住老家,定期派人去看。 她儿子东东从小就独立,她忙工作,没太多时间管。长大后,东东找了个普通工作,月薪5000,租房住,不靠她那百亿身家。她挺骄傲,说儿子自食其力是为社会出力。这选择不少人觉得怪,但也挺符合她的风格——不靠关系,靠自己。 董明珠这人,事业上靠脑子和拼劲儿,不是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她跟哥哥断联20年,表面看是冷血,但背后是她对原则的死磕。她管公司那么严,格力能成世界500强,跟她这性格脱不了干系。可亲情这块儿,她也不是真无情,哥哥病了,她还是去了,和解了。她跟母亲、儿子的相处方式也一样,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她觉得这样对大家更好。 她这辈子,既硬气又柔情。事业家庭两头跑,平衡得不好也得硬着头皮上。有人觉得她太狠,有人觉得她是大格局。你咋看?她是对是错,值不值得学?
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百亿,为何却与自己的亲哥哥形同陌路,20年不联系呢?”董
历史脑洞
2025-07-16 12:03: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