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在国际这盘大棋上,中美俄三个棋手平日里相互制衡,斗得不可开交。 可每当人们以为他们要拼个你死我活时,却发现“上三常”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 更有意思的是,当这三家不约而同地望向同一片土地时,步调竟出奇地一致,仿佛在悄悄织一张无形的网。 这个网正在慢慢地向自诩为“全球南方”领导者的印度拉紧。 莫迪政府这些年确实雄心勃勃,一心想把印度推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经济上,“印度制造”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希望能吸引外资,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军事上,也在憋着劲搞自主研发,那架传说中的第五代战机“AMCA”据说都已试飞,总算有了点硬气的资本。 在外交方面,它也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拉上了关系,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场合,也在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更多的发言权。 尤其在2025年,印度的动作格外频繁。 7月初,莫迪开启为期八天的五国之行,足迹遍布加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巴西和纳米比亚,明显是在“全球南方”阵营里刷存在感。 在巴西的金砖峰会上,印度一反常态,不仅对本币结算方案举双手赞成,还罕见地在一份涉及美元地位的文件上签了字。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印度也敢硬气地反击,不肯服软的姿态摆得明明白白。 而野心再大,也敌不过大国的“围堵”。中、美、俄,虽然表面上各有心思,但在遏制印度的发展方面,却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默契。 经济上,印度的日子很不好过。 美国早在2020年就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待遇,逼其在贸易上让步,到了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更是威胁要对印度汽车零部件征收45%的关税。 美国从2020年起就将印度从普惠制中剔除,迫使其做出贸易妥协,而在2025年七月,特朗普政府甚至扬言要对印度的汽车零件加45%的税。一箭双雕的计划,已经很明显了。 另一边的中国,手段则更为直接。 中企业在印投资屡遭挫折,到2025年七月,中国向印度的化学品征收最高166.2%的反倾销关税,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这一招,精准打击了印度的出口经济。 就连一向的能源伙伴俄罗斯,也因俄乌冲突影响了供应,开始在能源价格上做文章,逼得印度不得不与沙特签下五年长约,增加20%的进口量来填补缺口。 在军事领域,印度陷入了两难之境。 其军队八成装备来自俄罗斯,T-90坦克、苏-30MKI战斗机都是俄制家底。 可是美国非要把它拉进印太战略的战车,一边卖给它P-8I反潜机和“阿帕奇”直升机,一边又威胁制裁,不让它买俄罗斯的S-400系统。 俄罗斯为了保住这个大客户也急了,不仅同意转让苏-57E战斗机的技术,还加快交付速度,试图把印度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与此同时,中国则在印度周边持续发力,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缅甸的军事合作,都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地缘压力。印度就这样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政治舞台上,印度的“入常梦”最能体现这种无声的围堵。 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印度努力了二十年,可每次都像撞在一堵无形的墙上,这堵墙正是由中美俄联手筑成的。 2025年5月印巴冲突再起,安理会开会时,中国直指印度在克什米尔制造混乱,美国也跟着敲打印度的人权问题,俄罗斯则打着太极劝和,毫无实质性支持。 三大强国的举动,让印度损失惨重。 在“入常”这个核心问题上,三国的默契更是炉火纯青。 美国嘴上支持,却提出新常任理事国不能拥有否决权,这等于让印度当个“二等常委”。 中国则一直主张优先考虑非洲国家,以此平衡各方。 而俄罗斯最为现实,一边用“支持入常”的空头支票换取印度的军火大单,一边在联合国里与中国心照不宣地投出反对票。 2025年7月的金砖峰会宣言,虽然提到支持联合国改革,也只含糊地表示支持印度“发挥更大作用”,对“入常”二字却避而不谈。 这种心照不宣的背后,是谁也不想给自己多添一个有否决权的竞争对手。 内忧外患之下,印度的崛起之路崎岖坎坷。 “印度制造”的宏伟蓝图,因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全而步履维艰,富士康撤走中国工程师就是最好的例证。 印度在能源方面严重依赖俄罗斯,而美国则挥舞着关税大棒。 军队里“万国牌”装备的维护成本是个无底洞,也拖累了发展。 更不用说,印度国内政党林立,反对派联盟处处掣肘,莫迪的改革方案常常在议会里就寸步难行。 面对中美俄这股无形却强大的合力,印度还能在夹缝中找到真正的突围之路吗? 它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资本,如果改革能真正落地,制造业与科技水平能迈上新台阶,印度并非没有机会。 可问题是,如果棋盘上的三个最大玩家铁了心要“收割”,印度这路又能走多远? 印度的翻身仗,究竟要靠什么来打?
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在国际这盘大棋上,中美俄三个棋手平
经略简料
2025-07-16 12:10: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