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买了!”美芯片价格暴跌90%,美媒这样怒言,曾经90美元

经略简料 2025-07-16 15:11:27

“责任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买了!”美芯片价格暴跌90%,美媒这样怒言,曾经90美元的芯片如今只卖10美元。比尔·盖茨早已发出警告,中国会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美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强敌,现在一语成谶! 美国媒体的一篇报道中,罕见地出现了一句充满怒气的指责:“责任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买了!” 曾几何时售价高达90美元的芯片,如今跌至不足10美元,价格狂泻九成。 “雪崩”背后,潜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昔日芯片霸主的无奈抱怨,恰好印证了比尔·盖茨几年前的警告:美国在科技上围堵中国,只会为自己树立一个可怕的强敌。 这一切,源于美国亲手种下的因。 过去几年,华盛顿试图将高科技武器化,在芯片领域对中国频频出手。 2018年,中兴通讯遭遇制裁,一度休克,付出了14亿美元罚款和接受美方监督的代价。 华为在2019年被美国“实体清单”后,台积电被迫停止供应麒麟芯片,这对它的手机产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美国于2022年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法案》。打着振兴中国工业的幌子,实际却是用大量的补助和威逼利诱,逼迫三星和台积电“选边站”,禁止他们扩大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通过补贴和低价倾销,抢占中国成熟制程市场;同时,在上游环节维持高价垄断,一台EUV光刻机要价1.2亿美元,EDA设计软件更是被三大巨头把持,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授权费。 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件最根本的事情,那就是中国占据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1/3,而美国公司对这块大蛋糕的依赖性由来已久。 谁知层层加码的封锁,不仅没能压垮中国,反而成了一剂强效催化剂,将中国逼上了自主研发的快车道。 而华为的海思,则是走在了这场战争的最前面。 Mate60系列采用了麒麟9000处理器,其7纳米制程技术以及5 G技术的强势回归,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到2025年,Pura70系列搭载的麒麟9010,性能已直追高通旗舰芯片,甚至千元机也用上了麒麟芯和卫星通信技术。 在生产方面,中芯国际已经通过“N+1”技术,将14纳米的良率提高到了95%,占据了全世界的20%,这让公司的收入和股票价格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也在快速补齐。 华大九天公司研发的模拟电路软件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EUV光源技术上取得突破,虽离商用尚有距离,却足以让光刻机巨头ASML感受到压力。 在AI算力芯片这个新战场,华为昇腾910B、星辰计算的“天枢”芯片等产品,已在国内大模型训练中成功替代西方产品,预计到2025年,国产AI芯片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达到40%。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也在HBM高端存储芯片上取得进展,中国客户开始规模化转向国产品牌。 这一系列突破,直接带动了中国半导体产能的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大陆晶圆月产能已达591.6万片(8英寸等效),在全球成熟制程市场的份额超过30%,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48%。 国产替代的效果立竿见影,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进口量同比减少28%,而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15%猛增至47%。 市场法则的反击,来得很快,也很猛。 意法半导体公司所生产的一款普通芯片,其价格从200元骤降至20元,这种情况颇为常见。 这波海啸对美国和它的同盟芯片巨人造成了直接的打击。 由于对华出口禁令,英伟达的中国市场份额从95%腰斩至50%,CEO黄仁勋坦言,限制措施最终损害的是美国企业自身。 美国三大存储公司美光,西部数据, SK海力士,总计在2025年的第二季度损失三十二亿美元,并被迫裁减数万个工作岗位。 英特尔的市值也较巅峰期缩水超千亿美元。 就连三星电子的利润也因中国客户转向国产HBM芯片而大幅下滑。 为应对美国以补贴为手段的“反倾销”战略,中国商务部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 在美国企图将华为的“腾”芯片从世界各地“封杀”的时候,中国也以《反外国制裁法》进行了相应反击。 事实证明,人为筑起的高墙,终究无法阻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洪流。 中美“双循环”的世界新格局已经初见端倪。 美国试图构建的所谓“芯片北约”,在经济利益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毕竟对日韩和欧盟而言,中国是其无法放弃的最大市场。 回顾过去,中国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两弹一星”,如今在芯片领域的突围,再次印证了压力之下蕴藏的巨大潜力。 从根本上说,美国芯片价格的大幅下跌,其实就是一种市场法则在自动纠正。 如果一个国家可以自己制造,那么就不会再去为其他国家的高价格进行垄断。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想要切断产业链,无异于自取灭亡。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