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大胜韩国!一夜创四大不可思议,一人表现超张子宇杨舒予 在2025亚洲杯小组赛上,中国女篮以91比69战胜老对手韩国队,拿下一场看似轻松的大胜。22分的分差,足够让外界认为这又是一场波澜不惊的碾压。 比赛的进程远比结果要胶着,这场胜利背后,其实是中国女篮在主教练宫鲁鸣操盘下,一次针对洛杉矶奥运周期的深度战略演练。 赛前,外界普遍将韩国队视为小组赛中最硬的骨头,毕竟她们的快速防守反击向来是中国队需要小心应对的。比赛开始后,场上的局面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 双方开局手感冰冷,进攻效率都不高,比分一度紧咬。中国队依靠身高优势在内线不断制造麻烦,靠着凶狠的前场篮板和二次进攻勉强维持局面。谁知韩国队韧性十足,安慧智更是在首节结束前命中一记压哨三分,让中国队仅带着3分优势进入第二节。 整个上半场,中国女篮的进攻都显得有些滞涩。得分点大多集中在篮下,而韩国队则凭借更准的外线投射,屡次将比分追平甚至反超。半场结束时,中国队也仅仅领先4分,所谓的“大胜”看起来遥遥无期。 真正的分水岭出现在第三节。中场休息回来的中国女篮判若两队,而宫鲁鸣也终于亮出了他为比赛准备的底牌——韩旭与张子宇的“双塔”组合。这一招立竿见影,两位身高超过2米的内线同时在场,瞬间改变了场上局势。 她们一个能在高位策应,一个能在低位强攻,韩国队的内线防守在她们面前几乎形同虚设。一波6比0的攻击波直接打停了对手,分差也首次被拉开到两位数。到第三节结束,中国队已经领先17分,比赛的悬念基本消失。 这场比赛,有几位球员的表现值得细说。 首先是年仅18岁的张子宇。她替补出场14分钟,投篮8中8,罚球2中2,以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砍下18分。她在禁区内的统治力是现象级的,只要能接到球,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两分。韩国队对她的身高和力量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一次次轻松得分。 宫鲁鸣早已明确,张子宇是为洛杉矶奥运周期准备的核心力量,她的潜力显而易见。不过,她的问题也同样明显,防守端的移动和退防速度,是她未来必须攻克的课题。 其次是后卫杨舒予,她贡献了9分、8个篮板和5次助攻的全面数据。作为一个2号位,她的篮板数竟然是全队第二,甚至超过了对面的中锋,足见其拼抢积极性和防守覆盖面。 杨舒予在场上活力十足,是球队攻防转换的加速器,她的全面性也让她成为未来后场核心的不二人选。当然,如果进攻端的投射能更稳定,她的威胁会更大。 但要论本场的效率之王和真正的节拍器,恐怕还要数30岁的老将王思雨。她只打了12分钟,4投3中得到9分,却送出了全场最高的8次助攻,而且是在0失误0犯规的情况下完成的。第三节正是她的穿针引线,彻底盘活了全队进攻。 无论是精准找到空切队友,还是反击中手术刀般的长传,都展现了她顶级的球商和控场能力。即便在热身赛中机会不多,即便被放在替补席,王思雨依然用无可挑剔的职业态度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不过,胜利之下,一个致命的短板也暴露无遗。全场比赛,中国女篮的内线得分和篮板球都形成了绝对压制,这是赢球的根基。可与此同时,我们的外线投射却被对手彻底击溃。 中国队三分球命中率仅为16%,只得到9分,而韩国队的三分命中率高达32%,靠远投拿了30分。 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吗?在亚洲赛场,我们可以靠内线的绝对高度一力降十会。但到了世界杯和奥运会,面对那些同样具备顶级内线对抗能力的欧美强队时,对手一旦收缩防线,疯狂包夹韩旭和张子宇,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当内线优势被对冲,外线又无法提供火力支援时,球队的进攻很可能会陷入瘫痪。 这场大胜,与其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不如说是一次带说明书的深度体检。强项有多突出,弱点就有多刺眼。 宫鲁鸣和他的中国女篮,通过这场比赛,应该更清楚地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通往洛杉矶的路上,究竟还需要弥补哪些短板。
小巨人张子宇,在场上的脾气可不小呀!中国女篮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新
【3评论】【5点赞】
用户13xxx08
三分球是有命中率的,有时候低一点也没有什么,关键是投篮时机,好多时候都是乱投的,这个是问题,体现在训练和人员上,其中人员,建议培养一个比较专职的三分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