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战胜荷兰!3人表现很不错,1人有望进NBA? 北京时间7月16日,中国男篮在夏季首场热身赛中以84:76客场击败荷兰队,拿下了开门红。不过,这场8分小胜的比赛,远比比分所显示的要复杂。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这支处于转型期球队的种种现状,新人抢眼,老将状态起伏,而主教练郭士强的战术思路,也透过用人选择初见端倪。 这场比赛最大的惊喜,无疑来自几位年轻球员。在周琦伤缺、杨瀚森远在美国的背景下,中国队内线压力可想而知。谁知22岁的余嘉豪挺身而出,作为胡金秋的替补,他高效砍下16分10个篮板的两双,篮下护筐和终结能力展现了十足的统治力,效率值更是全队最高。 这不仅让人看到了他成为未来内线支柱的潜力,也让外界对他的期待又高了一层。 锋线上的亮点则属于年仅19岁的旅美小将王俊杰。他全场贡献13分7篮板,还投进了两记关键三分,攻防两端的全面性与对抗能力,显然得益于海外联赛的锤炼。 郭士强指导把他放进12人大名单并给予充分的上场时间,本身就是一次考察,而王俊杰用出色的表现作出了回应。外界甚至期待,他未来与杨瀚森的组合能撑起中国男篮的锋线。 后卫线上,廖三宁也交出了9分5助攻的成绩单。他那种能持球攻坚、擅长快速反击的风格,正是郭士强欣赏的类型。 再加上他拼到几乎受伤的积极态度,未来在国家队站稳脚跟甚至进入首发,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新人高光,老将也并未缺席,甚至有人被重新“激活”。胡明轩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首发后卫,他拿下全队后卫中最高的13分,打法坚决果断。 郭士强似乎找到了他的使用说明书:让他回到最熟悉的得分后卫位置,并鼓励他大胆出手。这一调整,让胡明轩在场上打得更自如,也逐渐显露出后场领军者的气质。 有激活就有沉寂,作为球队队长的赵睿,本场比赛却有些“隐身”,全场仅得3分,无论进攻串联还是防守强度,都与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 29岁的他正值当打之年,这样的状态确实让人费解。距离亚洲杯开赛仅剩三周,留给他调整的时间不多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另一位核心后卫徐杰甚至没能进入12人大名单。这背后并非个人状态问题,而是郭士强清晰的战术考量。 道理也不复杂,荷兰队后卫普遍身高超过1米9,身材处于劣势的徐杰在对位上会非常吃亏。其次,对手激烈的身体对抗限制了胡金秋在内线的发挥,这直接导致徐杰最擅长的“金杰连线”挡拆战术无从施展。 周琦缺阵让内线失去了绝对牵制点,郭士强需要后卫更多地持球冲击篮筐,这恰好不是徐杰的强项。尽管暂时被“雪藏”,但这更说明了教练组用人“看菜下碟”的思路。面对亚洲杯上身材相对矮小的对手,徐杰依然有他的用武之地。 纵观全场,郭士强指导的执教思路贯穿始终。他大胆启用新人,灵活调整老将定位,在内线吃紧时,果断摆出“六后卫”阵容,让后场球员轮番冲击,弥补内线攻击力的不足。 比赛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国队开局多点开花,第三节一度拉开比分,虽在末节因失误和犯规问题被对手追近,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守住了胜利。 一场热身赛的胜负固然重要,但它揭示出的问题与潜力,才是这支中国男篮眼下最宝贵的财富。 新星的涌现带来了希望,老将的挑战敲响了警钟,而教练组的战术革新正在悄然发生。 在郭士强的带领下,这支新老交织的中国男篮,能否在接下来的亚洲杯上完成蜕变?时间会给出答案。
男篮力克荷兰,郭士强现难题,两位球员“闪光”,一人可替杨瀚森? 一个凌晨,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