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荷兰、新西兰、挪威、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泰国、汤加等国家,启动美澳史上最大规模的“护身军刀”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由19国人员组成,参演人数超3.5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次演习的意有所指。 “护身军刀”本是美澳每两年一次的固定演习,但这次参演国家从2023年的13个猛增到19个,兵力规模也从3万提升至3.5万,还首次把触角伸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并且,演习科目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前沿领域,甚至要在澳大利亚本土进行“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实弹射击。这套由美国陆军研发的车载导弹系统,能发射射程超370公里的“标准-6”导弹,被外界视为突破《中导条约》后的关键部署。 此次演习的“豪华阵容”堪称“八国联军”再集结,美国派出“美国”号两栖攻击舰,英国拉来“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日本出动“伊势”号直升机母舰,连德国都罕见派出210名伞兵和海军陆战队员。澳大利亚国防军联合作战负责人贾斯汀·琼斯在启动仪式上直言,这场演习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作战演练”,还特意提到“要留给中国去解读19国联合军演的背后之意”。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毫不掩饰地表示,演习重点测试“高对抗环境中的后勤保障能力”,计划在第一岛链设立“联合战区配送中心”,意图在冲突时快速调动物资。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同期举行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更是集中了近300架战机,演练“敏捷作战部署”概念。 不过,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演习背后,实则暗流涌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虽派兵参演,但自身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有限,更多是象征性表态;菲律宾、印尼等亚太国家则小心翼翼,既不想得罪美国,又不愿彻底绑上“反华战车”。 况且,尽管美军高调展示“堤丰”导弹和AI技术,但这些新型装备的实际效能尚未经过实战检验,且亚太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可能让“分布式部署”变成“各自为战”。 中国对这场演习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7月14日,中国海军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在052D驱逐舰“桂林”号护航下,出现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附近海域。这艘军舰,配备多频段天线和64单元垂发系统,既能收集电子信号,又能执行防空反导任务。澳大利亚军方虽嘴上称“不担心”,但卫星图像显示,澳方派出多艘巡逻艇和P-8A反潜机全程跟踪。 这场演习还暴露了美国的战略困境,为了维持“印太战略”,美国不仅要在军事上拉拢盟友,还要应对国内的政治博弈和经济压力。就在演习启动前,美国国会刚通过一项11亿美元的印太军事建设预算,其中4亿美元用于升级关岛和帕劳的基础设施,1.28亿美元投入菲律宾的军事基地。 如今,这场持续23天的演习仍在进行中。从两栖登陆到实弹射击,从网络攻防到AI应用,美军试图用“全科目演练”展示其军事优势。 但亚太国家早已厌倦了“选边站”的游戏,而中国的反制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或许正如澳大利亚媒体的评论:“19国演习看似强大,实则像个‘纸老虎’,真正能在太平洋掀起风浪的,还是那些务实合作的声音。”
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合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斐济、印度、印度
风林事儿说
2025-07-17 10:19: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