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者阴山收复战中,他一人与越军一个班对决毫不畏惧,打得敌人只剩几个人,他也是浑身伤痕累累,打光了身上四个弹夹的子弹。 这个浑身是血仍死死攥着步枪的战士,叫尹光忠,那年刚满21岁,是云南马关县一个傣族村寨的小伙子。 话说那年老山54号高地硝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尹光忠趴在被炮火犁松的焦土上,右耳贴着滚烫的地面,百米外越军重机枪的震动顺着大地传来,每阵扫射都溅起战友的血花。 而八连已冲锋四次,56人伤亡名单里躺着副连长断裂的手指、三排长洞穿的手腕。 正当连长吼出第五次强攻时,尹光忠突然拽住排长任津平的武装带,给我十分钟,让我捅穿这龟壳! 尹光忠在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术判断和战斗技能。 他利用竹子弹性跳入敌军堑壕,虽陷入包围仍能冷静应对,通过近身格斗击退敌人并解决火力点威胁。 其战术选择和实战表现对战役进程产生关键影响。 而这场搏杀早在四十年前已埋下伏笔。 当时尹光忠所在的八连,他们在骨子里刻着白刃格斗的基因。 在1940年反扫荡战斗中,全连用刺刀挑翻43名日军,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称号。 而这根传承的刺刀,如今递到了24岁的云南兵手中。 早在新兵时期的尹光忠已是连队异数,当别人午休他对着木桩突刺,枪托磨穿三层棉布补丁。 之后为了适应山地战,每日负重钻竹林练腾挪,膝盖旧伤叠新伤。 而且在1982年带出全师比武冠军班,战士称他人形迫击炮指哪打哪,从不落空。 此刻54号高地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里,越军正重演日军当年的骄狂。 当敌军指挥官用电台叫嚣,中国兵五年也啃不动这块铁! 此时的他们不知道,山下密林里蛰伏的,是一柄淬炼四十四年的利刃。 当尹光忠卸下多余装备,只带56式冲锋枪和四枚手榴弹。 穿越雷区时,他踩着炮弹坑跳跃前进,这是三排长张天林教他的跳弹坑绝活。 在逼近敌前沿时,五米高的防步兵绝壁横亘眼前,越军机枪手甚至懒得朝这个送死的独狼调转枪口。 然而生死时刻的战术本能在此爆发选,他中碗口粗的凤尾竹压弯成弓,借弹性将自己弹射过绝壁。 这一刻的他就好像一个从天而降的神兵。 在落地翻滚进堑壕的一瞬间,用枪托砸晕最近哨兵。 面对三名扑来的越军,刺刀捅穿首敌胸腔钉上壕壁,侧踹绊倒第二人顺势补刀。 当最后一名敌人抛下弹药箱逃窜时,也被他点射击毙后心。 七分钟内,这个空降奇兵撕开环形防线,重机枪哑火的刹那,八连冲锋号刺破云霄。 当张天林带人杀到核心阵地时,看见的是终身难忘的场景,尹光忠背靠炸塌的掩体,单手拎着滴血的刺刀,对着满地敌尸哈哈大笑。 更不可思议的是,激战中的他竟毫发无伤,翻滚时钢盔磕飞子弹,腾跃避开了手榴弹破片,甚至绑腿都未散开。 在庆功会上,团长指着他说,这小子把白刃战打成艺术了! 多年后的9·3阅兵式,白刃格斗英雄连战旗方阵通过天安门。 百面荣誉战旗中,这面浸透几代人鲜血的旗帜格外醒目。 观礼台上的尹光忠已两鬓斑白,指尖无意识地在膝头划着突刺轨迹,之后又转业到民政厅工作三十年,他仍习惯在办公室摆柄木制刺刀。 老山主峰如今立着智能化边防哨所,但新兵入营第一课仍是竹林障碍赛。 95后连长王骁带兵时总重复尹光忠的话现代战争不缺导弹,缺的是敢跳五米绝壁的胆气! 那年在边境冲突中,战士李响模仿尹光忠战术,用伸缩捕俘叉制服越境者。事后他在报告里写,英雄连的刺刀,永远上着膛。 真正的制胜点不在敌方弱点,在我方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或许正是中国军人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到如今剑指苍穹的底气之源。
基辛格直言:千万别相信这3个国家,他们都是白眼狼,不信看看。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公开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