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洗衣,也不做饭。谁料,几年后,他才知晓老婆的真实身份! 许燕吉1933年出生在北京,父亲许地山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母亲周俟松是北师大的高材生。家里书香气浓,幼年的她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两岁时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香港,住进半山区的二层小楼,生活优渥。香港的幼儿园里,她活泼好动,爱捉弄同学,常把哥哥的奖品藏起来。1941年,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年仅8岁的她面对灵堂,还不懂生死的沉重。香港沦陷后,她随母亲和哥哥开始逃亡,从广州湾到柳州,再到重庆,辗转五省七城,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成了她童年的底色。抗战胜利后,一家人在南京安顿,她考进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奶牛场,嫁给了大学同学吴富融,生活看似步入正轨。可1955年,她因一句无心的话被扣上“思想反动”的帽子,隔离审查半年后被定为右派,丢了工作。怀孕期间孩子夭折,打击接踵而至。1956年,她被判六年徒刑,罪名是反革命,丈夫迅速离婚,划清界限。狱中六年,她咬牙熬过,1964年刑满释放后,选择在河北省第二监狱做缝纫女工,试图在夹缝中求生。 1969年,许燕吉被遣送到河北新乐县坚固村,成了生产队的一员。半年劳作,她只分到十四块多钱,吃饭都成问题。村里人看她是个外来户,又背着“前科”的标签,没人愿意沾边。她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得找条出路,不能在这穷村里耗下去。回监狱就业没门路,母亲也不愿接纳,她只能考虑嫁人。1971年春节,她去陕西找哥哥,坦言想找个老实农民嫁了,落个户口,混口饭吃。哥哥放出消息,提亲的人不少,但多是冲着她不要彩礼来的。魏兆庆,48岁,带着个10岁的儿子,家里穷得叮当响,听说她模样好又不花钱,主动上门提亲。许燕吉瞧他老实,勉强点头。婚礼草草了事,村里摆了两桌杂面糊汤就算完事。婚后,许燕吉果然不擅长家务,衣服洗得皱巴巴,饭煮得半生不熟,村里人笑魏兆庆“捡了个没用的婆娘”。她却在村兽医站找到活计,凭着大学学来的畜牧知识,给村里的牛羊看病,慢慢站稳脚跟。她教魏兆庆的儿子识字,家里也多了点温馨。 1978年,政策松动,平反的消息传到村里。许燕吉赶紧准备材料,跑到县城递交申请。1979年,她接到平反通知,恢复公职,身份从“罪人”变回国家干部。她没扔下魏兆庆,带着他和继子回到南京,在农科院谋了个副研究员的职位。魏兆庆进了工厂,继子后来考上大学,也留在南京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踏实。晚年,她动笔写自传《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把自己如麻花般拧巴的人生写下来。她还和旧识吴一江通信,解开当年的误会。2014年,她因肺癌去世,享年81岁,遗体捐献,葬礼简单,哥哥的挽联“豁达君子”道尽她一生。
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洗衣,也不做饭。
混沌于浮云
2025-07-17 18:58: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