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军被苏联红军被押往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后来,活下来的日军战俘哭着回忆道,苏联女军医会给我们体检,结果好的话就要被选去干最苦最累的活,结果不好的都嘎了。 二战日军投降期间,国内有着许许多多日军俘虏,他们有一部分被中国政府所监管,可另有一部分人则被苏联红军抓到了苏联的境内,而这些人,即将面对的是寒冷与苦役。 那年的8月28日,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站赤塔站,一列闷罐车吐出三千多名佝偻的日军战俘。 在零下四十度的寒风中,苏联女军医娜杰日达的铁钳般的手指掐进一名战俘的臀部肌肉,他腿上的关东军荣光刺青在霜雾里扭曲变形。 而这场持续四年的体检分级就此拉开序幕,活下来的战俘后来哭诉,被掐得越疼的人,死得越快。 苏联红军不像我们,我军本着人道主义优待俘虏,他们不一样没有这一说, 日本这叫什么?这叫恶有恶报,纯该。 话说当六十万关东军战俘被火车运往西伯利亚时,苏联正面临二战后最严峻的劳动力危机,全国25%青壮年战死,顿巴斯煤矿坍塌过半,西伯利亚铁路千疮百孔。 而战俘们被迫在露天站台脱光接受体检,女军医通过肌肉厚度粗暴分级。 首先特级人骡,臀腿壮实者送往北极圈伐木场,日均负重200公斤木材步行20公里。 然后就是次级冰镐,躯干强健者分配至诺里尔斯克镍矿,在永久冻土层爆破掘进。 最后就是残次冻土,瘦弱者扔进集体农场,用指甲刨挖板结的黑土地。 前关东军上尉山田茂在回忆录中写道,苏联人像挑牲口般捏我们的牙口,曾用刺刀挑开中国劳工衣服的我们,此刻成了待宰的肉畜。 在克麦罗沃深达千米的矿井下,战俘们解锁了比死亡更可怕的生存公式。 每天16小时劳作即可获得400克霉黑面包和1勺盐水。 而矿灯映照的岩壁上刻满正字,每五笔代表一名累死者。 1946年冬,第37号矿井发生坍塌,苏联监工直接灌入水泥封井,三百名战俘与塌方区永世凝固。 侥幸爬出的战俘小野目睹更残酷一幕,饥饿的同伴将死去的同胞给分食了。 而西伯利亚的酷寒成为最公正的审判者。 偷懒者被绑在通古斯河畔的铁轨上,次日清晨火车驶过,常只剩半截挂着冰碴的躯干。 1947年暴风雪夜,雅库茨克战俘营五百人集体出逃。 三周后搜索队发现,所有尸体呈环形匍匐在地,他们试图用体温融化冻土挖洞藏身,最终化作冰原上的同心圆。 战俘撕碎军旗当裹脚布,将天皇照片垫进鞋底御寒。 当苏联看守炫耀缴获的武士刀时,老兵藤田突然大笑,这把刀曾砍过百人,如今连块冻土豆都切不动! 战俘们在绝境中催生出扭曲的生存法则。 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贿赂,教会哈萨克看守折千纸鹤,可换半块肥皂,用日语高喊斯大林万岁,晚餐多得半勺土豆泥。 然后就是疼痛经济学,用怀表贿赂军医在体检时重掐臀部,避免被选入北极圈敢死队。 最后就是以温差诈骗,将体温计插进腐肉伪装发烧,成功者送医务室偷磺胺药,失败者遭铁锹拍碎膝盖。 这些伎俩却反噬自身,当战俘用铁钉在手臂伪造冻疮时,苏联医生直接剜掉整块皮肉,省得你们再耍花样。 曾在抚顺煤矿奴役中国劳工的吉田太郎,归国后成为最激进的反战者。 他在札幌街头展览西伯利亚冻死者趾骨,苏联人让我们站齐腰冰水打桩时,我才懂当年矿工腿溃烂化脓的滋味,侵略者终会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如今西伯利亚荒野仍矗立着歪斜的木头十字架,当地牧民称其为日本坟。 每当暴风雪掠过,铁轨下的冻土会翻出蓝布军装碎片,混着人骨渣的黑色土壤长出奇异的白色野花。 植物学家发现,这些花只在零下三十度绽放,其根系能分解骨髓中的铁元素,自然用最冷酷的方式,将侵略者的罪证淬炼成冻原上的生命之花。 当最后一名幸存战俘葬在北海道,他的墓碑刻着墓志铭,我曾是关东军第8914部队士兵,在西伯利亚学会两件事。 一是人肉在零下五十度会脆如饼干,二是所有枪口对准的人,终将成为枪口本身。 咱就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他们做了那么多惨无人道之事,还想善终那是不可能的。 主要信源:(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1945-1956年在苏日本战俘情况报告》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西伯利亚战俘营:冷战前夜的强迫劳动》)
普京啊普京,俄罗斯今天深陷俄乌冲突,可以说是你自找的!近日,俄罗斯官媒在
【2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