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录‖低足迹、高挑衅:美国传授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新办法 “低足迹”威慑是美国推行的一种新概念,强调以最小规模军事部署和最低限度行动成本,实现有效战略威慑目标的现代军事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高效的力量运用、精准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战术设计,在降低自身军事暴露程度的同时维持对对手的强威慑效能。 在菲律宾,美军在距离黄岩岛不到260公里的奎松岛上建起“船只维修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海军基地,可以使菲律宾海军在与中国的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保持更持久和反应更迅速的姿态。 表面上看,美国为菲方提供快艇维护支持,实则打造了一个具备5艘突击艇及快艇支援能力的前沿作战节点。这种以“基础设施”为名的军事存在,正是美国“低足迹威慑”战略的典型体现——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地缘杠杆。 “低足迹”模式通过三大支点重塑南海对抗格局: 一是前沿支点前置化。乌卢甘湾基地距离仁爱礁仅275公里,菲方舰艇至此可在15分钟内直抵仁爱礁,彻底改变此前需4-6小时航程的被动局面。 二是装备体系特战化。美方移交的硬式充气快艇(RHIB)和突击艇,专为南海“碰瓷战术”定制,使菲方能以高机动性实施抵近骚扰。 三是战术协同隐蔽化。美菲“海事合作巡航”已升级至海警联动层面,美舰提供情报与指挥中枢,菲方则充当前台挑衅角色。 该战略通过代理人降低冲突门槛,制造“可控危机”,却诱发更危险的对抗升级。 近日,菲海警9701船近期在黄岩岛以2300吨级舰体高速穿航百吨级中国海警艇船尾,最近距离仅百米,死亡游戏远超常规“碰瓷”范畴。 美方在巴拉望同步部署的无人水面载具(USV)和监测雷达,正编织覆盖南沙的“双枢纽监控网”,与“堤丰”中导系统构成杀伤链闭环。 这种“后勤+情报+装备”三位一体支援,实质是纵容代理人铤而走险的“免罪符”,使地区安全陷入“切香肠式消耗战”的泥潭。 中国的破局之道,在于以体系反制解构威慑神话。 法律反制,可对菲补给非法坐滩军舰行动依法实施拦截,瓦解其“既成事实”企图。空间压缩,中国海空联巡已形成“拒止威慑弧”,可通过岛礁雷达网与舰机协同,大幅压缩美菲行动窗口。外交破阵,可深化与东盟国家海上合作机制,揭露美方“离岸制华”本质——过去十年美军在亚太基地扩张173%的数据警示,任何所谓“后勤设施”终将蜕变为战争机器。 美军“低足迹”神话正将菲律宾绑上战车,依附霸权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棋子。
闻思录‖低足迹、高挑衅:美国传授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新办法 “低足迹”威慑是美国推
孟岩说
2025-07-18 16:35:4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