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风情女子赎身,管事的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

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风情女子赎身,管事的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子拉住,她说,“你不必替我赎身,我自有办法脱身。要娶我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1914年的成都城,风云动荡不安。

这一年,14岁的董竹君被卖进了青楼。

她出身贫寒家庭,父母曾咬牙送她进学堂读书,这在当时算是稀罕事。

可惜不久后父亲得了重病,家底掏空,母亲只能忍痛卖女换药钱。

董竹君进了绮梦楼,成了“青倌人”,却从没自暴自弃。

她偷偷学习诗书、练歌舞,靠聪慧和气质当上头牌。

日子一天天过,谁也没想到,她的命运很快会转弯。

一天晚上,27岁的军官夏之时来到绮梦楼。

他是蜀军都督,年轻有才,在军中威望高,这天是公事烦闷来解压。

他一见董竹君就被吸引,两人聊开了诗词人生,越谈越投缘。

夏之时动了情,当场说要替她赎身带她走。

青楼管事的瞧中机会,开口索要三万大洋赎金。

这在民初可不是小数,普通人家一辈子都挣不到。

但董竹君反而不慌不忙拦住夏之时,自己提了三个条件:一要当正房太太不做小妾,二是一夫一妻不准再娶旁人,三得送她去日本读书长见识。

夏之时全答应下来,心里佩服这小姑娘的志气。

董竹君没让他出赎金,她暗自计划脱身,没多久趁着雨夜混乱逃出青楼,奔到夏之时住处。

两人情意深了,不搞仪式就简单成了夫妻。

那年她15岁,他26岁。

婚后不久,夫妻远赴日本求学。

夏之时起初同意董竹君读书的请求,可到了日本却变了卦。

他霸道起来,不让去学校,只雇家教在家学。

更不准看别的男人,连门都不许出。

董竹君忍下委屈默默学习,夏之时渐渐收敛,给了她更多空间。

四年后他们回到中国,世道已大变,夏之时官运不畅丢了军职。

他一下颓废起来,整天打牌抽大烟,脾气暴躁易怒,动不动打骂董竹君和女儿们。

夏家亲戚也看不起董竹君,总拿她出身青楼说事,婆婆更恶语相向逼她掐死女婴。

1926年董竹君生了个儿子,日子稍好过点,但夏之时反反复复,常嘲笑她“窑姐的命”。

董竹君忍气吞声,心里明白靠别人没用,必须自己争气。

1929年,董竹君痛下决心离婚。

她一个铜板都不要就离开夏家,带着四个女儿直奔上海谋生。

路途艰难崎岖,从四川到上海走了一路风尘,落脚后很快钱花光。

孩子们饿得直哭,董竹君只好当掉自己首饰,连女儿的大提琴也典出去。

生活逼得紧,她开始创业。

先是办织袜厂,又试过黄包车公司,全因没经验倒闭了。

她不气馁,1930年办起纺织厂,这次吸取教训认真经营,生意红火赚了钱。

不料1932年战乱突发,一炮把厂子炸成灰。

董竹君看着废墟掉泪,人没垮下去,她的故事传开有人敬佩,资助了两千大洋。

她拿着钱另起炉灶,在上海开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

她经营智慧高人一筹,餐馆生意火爆起来,连杜月笙等权贵都来捧场。

杜月笙伸出援手帮她壮大,后来成就了上海滩闻名的锦江饭店。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董竹君手里攒了钱,她没犹豫就把十五万美元积蓄全捐给国家,还把自己的花园住宅上交。

她说国家需要支持,自己就该尽份力。

这义举大受称赞,人人都说女强人爱国心深。

后来遇上特殊年月,她不幸被关进牢房。

七十岁生日在监狱度过,她写了首诗抒发心情:“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女儿们外边焦急等待,董竹君凭着韧劲熬过难关获释。

晚年生活平静,1997年冬天97岁高龄的董竹君病逝了。

她这一生从青楼挣扎出来,靠双手创业成功,最后为国舍财,留下的是不屈不挠的榜样故事,告诉后人自强就能改变命运。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