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急眼了,因为中国研发出火星电池,他们迫切希望中国拿出这种技术来合作。 中

寻川科技 2025-07-18 23:22:01

美国人急眼了,因为中国研发出火星电池,他们迫切希望中国拿出这种技术来合作。

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一项关于“火星电池”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国际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这种新型电池以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结合锂盐化合物,成功实现了在非地球环境中高能量密度与长效续航的技术突破。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联合完成,研发背景与中国近年来在深空探测器能源系统研究方面的持续投入密切相关。

根据论文披露的数据,这种被称为“燃料-空气型火星电池”的核心特点在于其电化学设计充分利用了火星大气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的成分。

研究人员以锂盐为基础材料,构建电极,通过电极与火星气体反应释放能量。

在实验室地球模拟环境中,一块面积为4平方厘米、厚度约两三毫米的样品电池,在一小时内可稳定输出功率达到760至800瓦,换算下来接近0.8千瓦时。

相较传统火星探测任务中依赖的核电池,这种电池具备更小体积、更低风险和更高扩展性。

该电池在模拟火星昼夜温差测试中表现尤为突出,成功承受了从-80℃到+40℃的跨温环境,温差高达120℃。

而传统美制火星电池通常在温差60℃以上便面临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因此这一新型电池在未来火星基地无人值守状态下的能源保障能力,被认为具有重大潜力。

美国太空技术圈对此反应积极。

美国一位科技博主发文指出,中国火星电池不仅在能效比上已经可以媲美美国的核电池方案,而且在安全性与可持续性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中国团队采用的是非核材料系统,更利于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共享与部署。

他表示,如果这种技术能实现规模量产并适应火星环境实际压力与尘暴频发的挑战,那么未来的火星能源系统将不再仅依赖核能解决方案。

他还呼吁,中美两国在火星能源技术领域完全可以开展合作,以共同推动人类在火星表面建立长期科学设施与居住基地。

他提出的一个设想是:未来的火星科研站可通过大面积集成这种电池阵列,实现局部能源自治,减少地球补给依赖,为氢氧分解制水、低温金属提取、甚至封闭生态循环系统提供基础能源保障。

目前,中国尚未透露该火星电池是否将用于计划中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或2030年代的载人火星探测项目。

但据业内人士分析,该技术的成熟意味着中国正在为中长期的火星基地能源储备做技术铺垫。

如果这一技术在真空、低压和微尘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进一步验证成功,其将有望成为未来深空任务中的核心能源之一。

0 阅读:43
寻川科技

寻川科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