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飞行员联合会起诉国际媒体抗议航空难不实报道。 当地时间7月19日,总台记者

蒯良谈国际 2025-07-20 09:12:23

印度飞行员联合会起诉国际媒体 抗议航空难不实报道。 当地时间7月19日,总台记者获悉,印度飞行员联合会已经对《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发出正式法律信函,表示要采取法律行动,要求他们就有关印航空难的不实报道道歉。 印度飞行员联合会指出,《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最近的报道暗示飞行员的错误或驾驶舱混乱是此前印航客机坠毁的原因。飞行员联合会声称这些报道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坠机原因归因于飞行员错误。 这一法律行动的发起,迅速在印度航空业和国际媒体圈引发轩然大波。事件的导火索可追溯至数月前的印航客机坠毁事故——一架搭载近200名乘客的波音737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偏离跑道,最终起火燃烧,造成数十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印度民航局立即启动调查,至今尚未公布最终结论,仅在初步报告中提及“需进一步分析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和驾驶舱语音记录”。然而,《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在近期的报道中,援引“匿名消息源”称,调查人员发现“飞行员在降落前未及时调整襟翼”“驾驶舱内出现指令混乱”等细节,并暗示这些操作失误可能是事故主因。 对于这种“未审先判”的报道,印度飞行员联合会表现出强烈不满。该联合会在法律信函中强调,全球航空事故调查有着严格的国际准则,在官方结论公布前,任何媒体对事故原因的推测都可能干扰调查公正性,更会对涉事飞行员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联合会主席阿尼尔·夏尔马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痛斥:“这些报道仅凭匿名消息就给飞行员扣上‘失职’的帽子,是对整个印度飞行员群体职业尊严的践踏。我们每年执行数百万架次飞行任务,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这种不负责任的猜测必须停止。” 事实上,印度飞行员群体与国际媒体的此类摩擦并非首次。近年来,随着印度航空市场的快速扩张,航班量激增与飞行员培训体系滞后的矛盾逐渐显现,偶发的飞行事故常被国际媒体与“飞行员素质”挂钩。 但印度航空业人士认为,这种关联存在明显偏见——数据显示,印度民航的事故率在过去十年已下降近60%,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多数事故的根源在于机场设施老化、空管系统滞后等结构性问题,而非飞行员操作失误。此次联合会的强硬反击,也被视为对这种“偏见性报道”的集中抗议。 从媒体伦理角度看,两家国际大报的报道也引发了争议。有新闻学界人士指出,在重大事故调查中,媒体有责任客观传递信息,但需警惕“消息源匿名化”带来的可信度风险。此次报道中,所谓的“调查人员”身份不明,其透露的“细节”是否真实反映黑匣子数据,仍存疑问。更关键的是,航空事故的原因往往涉及机械故障、天气因素、地面指挥等多重变量,仅凭单一环节的推测就下结论,显然违背了新闻报道的严谨性原则。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蒯良谈国际

蒯良谈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