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南一名女豫剧演员在近50℃的高温下,在铁皮棚里表演了超过两个小时,演出刚结束,她却突然摔倒在地,她身上的戏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七月的河南,烈日当头,村头临时搭起的铁皮戏台被晒得发烫,像个巨大的烤箱,地面温度计显示50度,连台下观众打开的矿泉水都是温热的。 就是在这样的“蒸笼”里,百花豫剧团的演员们还在坚持演出,别看这戏台简陋,可演员们的装扮一点不含糊,里三层外三层的戏服裹在身上,头顶戴着三公斤重的点翠头面,脸上还得涂着厚重的油彩。 台上的主演张艺(化名)已经连续表演了两个小时,她的白色衬裤早就湿透了,贴在腿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戏服前襟的汗渍都能看出明显的分界线,脸上的妆被汗水冲刷得斑驳不堪,眼角和下巴上结出了白色的盐渍。 演出到一半时,张艺的动作已经明显变形,转身时脚步虚浮,抛水袖的力度也弱了许多,但她死死咬着牙,就是不让自己在台上露怯,后台准备的冰桶和风扇她都顾不上用,生怕耽误了一个出场。 这样的高温演出对身体的伤害有多大?医生说,连续两小时在50度高温下剧烈运动,很容易导致热射病,再加上厚重戏服的包裹,身体散热更难,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心跳过速、血压骤降等危险情况。 可即便知道危险,演员们还是坚持着,为什么?一方面是“戏比天大”的传统观念作祟,另一方面也是无奈的现实选择,基层剧团的生存不易,一场商演才800元,还要分给六七个人,不演就没收入。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林州市文旅局连夜下发通知:气温超过35度就必须停演,所有户外演出必须配备遮阳棚和急救箱,还要给演员们上高温意外险。 河南省戏曲家协会也行动起来,筹集了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演出条件,有的剧团开始尝试“移动空调车”,有的在研发透气性更好的新型戏服,当地村民更是自发组织慰问演员,虽然不知道演员叫什么,但都说“这是真把戏当命的人”。 躺在病床上的张艺说,最怕的不是高温,而是让喜欢戏曲的老百姓失望,可究竟是演员的命重要,还是演出更重要?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传统艺术固然珍贵,但演员的生命健康更加宝贵。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河南林州,豫剧演员在高温下坚持演出到最后一刻中暑晕倒,剧团:身体状态已恢复!提醒大家量力而行,注意身体健康
7月5日,河南一名女豫剧演员在近50℃的高温下,在铁皮棚里表演了超过两个小时,演
兰天讲史
2025-07-21 16:40: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