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30日,蒋介石一纸手令,将中统局局长徐恩曾扫地出局。职务全撤,永不

墟史往事 2025-07-23 09:22:21

1945年1月30日,蒋介石一纸手令,将中统局局长徐恩曾扫地出局。职务全撤,永不录用。两天后,徐恩曾在南京交出中统印章,神情木然。回到家里,他关上门,点了一根烟,久久不语。他不知道,这场权力的骤变背后,埋藏了多少暗流。他更不知道,这只是人生跌落的开始。 徐恩曾1896年出生在浙江吴兴县(现在湖州市),家里是当地有名的地主,父亲徐新六是个大财阀,家境殷实。从小他就在家族私塾里念书,天资聪颖,脑子转得快。1914年,他考进上海南洋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大),学的是机械工程,成绩拔尖,老师都看好他。大学毕业后,他跑去美国留学,在匹兹堡的卡内基工学院(现在叫卡内基梅隆大学)拿了个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在上海干起了机电工程师,参与城市电力建设,日子过得挺安稳。 但1927年,蒋介石搞“四一二”政变,政局一下子乱了套。徐恩曾的表兄陈果夫和陈立夫找到他,拉他加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央俱乐部”,这是个帮蒋介石巩固权力的派系组织。家里人劝他别错过机会,1928年他就入了党,当上了中央组织部总务科科长。1929年冬,陈立夫提拔他做调查科主任,还兼着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从此他一脚踏进了情报圈。1931年,他升任中统调查科科长,掌管国民党特务系统的核心。1938年,中统局正式成立,他坐上局长宝座,负责清除异己、稳固国民党统治,建了个遍布全国的特务网,权势如日中天。 徐恩曾手握中统大权,表面风光无限,但底下早就埋了不少隐患。他上位靠的是陈氏兄弟的关系,这让他在党内树敌不少,尤其是跟军统的戴笠不对付。戴笠一直想吞并中统的地盘,俩人明争暗斗多年。徐恩曾干特务活儿也算有一套,手下探子遍布各地,反共、清党、抓异己,他都干得挺狠。但他有个毛病,做事有时太看重个人利益,手下人也不都听话,慢慢地就露出了破绽。 1941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出了个大篓子,有人贴了“总裁独裁,中正不正”的标语,气得蒋介石拍桌子。他让徐恩曾彻查,结果徐恩曾查了半天没抓到正主儿,蒋介石对他办事能力开始打问号。戴笠趁机在蒋介石耳边吹风,说徐恩曾在反共上不卖力,净顾着给自己捞好处。蒋介石本来就疑心重,听了这些话,心里对徐恩曾的信任就打了折扣。 真正让徐恩曾翻船的,还是抗战期间的一桩走私案。他前妻和她家人利用中统的特权,在成都假借运送抗战物资的名义,在中印缅边境搞走私,赚得盆满钵满。这事儿本来藏得挺深,但军统那边眼线多,戴笠抓住了证据,直接把报告甩到蒋介石桌上。蒋介石翻完文件,脸都黑了。抗战物资是国家命脉,走私这事儿性质太恶劣,蒋介石觉得徐恩曾管不好自己人,留着他就是个隐患。加上之前的不满,1945年1月30日,他下了狠手,一纸手令把徐恩曾彻底踢出局,还加了“永不录用”这句绝话。 1945年2月1日,徐恩曾在南京中统总部交出印章,灰溜溜地走了。丢了权势,他整个人像是被抽了魂。1949年国共内战快结束时,解放军要打到南方了,他带着妻子费侠跑去台湾。到了台湾,他转行做生意,投身房地产,凭着早年的人脉和脑子,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晚年他常一个人待在台北的家里,书房里堆满了旧文件和照片。他1985年在台北去世,活了89岁。从权力的顶峰跌到谷底,他这一生起起落落,尝遍了世态炎凉。 徐恩曾的陨落,说白了就是权力斗争的产物。蒋介石要的是绝对忠诚和办事效率,徐恩曾能力不差,但管不住自己人,还让戴笠抓住了把柄,蒋介石自然不会留他。军统和中统的争斗也早就不是秘密,戴笠一直想压中统一头,徐恩曾倒台正好给了他机会。再加上抗战时期物资紧缺,走私这事儿触了蒋介石的底线,他不倒才怪。这么看,他的跌落好像是迟早的事儿,躲不过去的。 但换个角度,他也算有点本事,能从工程师混到特务头子,手底下管着那么大摊子,没点能耐做不到。只是时局太乱,站错了队,又没处理好人际关系,一步错步步错。那个年代,权力场上谁不是踩着别人上位?他不过是输了这一局罢了。

0 阅读:1714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