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内蒙古一名退伍军人王占奎,救下一位快要冻死的老人,临走前,老人为了感激他,赠送他一颗“泥球”,没想到,38年后,这颗泥球价值2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人的命运轨迹,有时或许是发生在一个不经意的善举,1995年,王占奎退休在家,闲来无事便开始收拾家里的旧物,在一个柜子角落,他翻出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盒盖上还镶着两颗红宝石。 盒子被一层厚厚的蜡封得死死的,他好奇地用小刀撬开,里面滚出一个沾满泥土的小球,这东西其貌不扬,让他颇为失望,看着也不像什么值钱的玩意。 王占奎当时没多想,随手就把它扔进了家里的鱼缸,当天夜里,家人都睡下后,黑暗的客厅里,鱼缸竟幽幽地亮起一圈绿光,王占奎被这景象吓了一跳。 他赶紧把小球从水里捞出来,发现所谓的“泥球”洗掉外壳后,竟是一块能自己发光的石头。 这瞬间让他想起了这个珠子的来历,王占奎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年轻时,他凭本事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可国家一声召唤,他二话不说就扔下书本参了军。 在兰州军区,他负责部队的通讯工作,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王占奎因表现卓越,荣获个人二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64年,他在全军比武中因训练过度受了重伤,身体再也无法承受高强度任务。 秉持着不给国家添麻烦的原则,他选择了退伍,1971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内蒙古,找了一份司机的工作。 1971年那个酷寒的冬天,当时赤峰天降暴雪,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十度,王占奎开着车,凭着军人的警惕,远远发现在雪地里躺着一个黑影。 他赶紧下车查看,发现竟是一位穿着黑衣的老人,已经冻得不省人事。 在那种天气下,昏迷就等于死亡,王占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用部队里学的急救知识为老人保暖,然后把他背起来,在茫茫雪地里寻找人家。 幸运的是,他找到一户农家,在众人的帮助下,老人终于缓了过来。 老人自称是附近大佛寺的住持,在风雪中迷了路,差点丢了性命。 得知是王占公救了自己,为了表示感激,他拿出了一个小木盒表示感谢。 王占奎本想拒绝,但蒙古族人讲究回礼,盛情难却之下,他只好收下。 回家后,他随手把盒子塞进衣柜,这一放,就是二十多年,连他自己都快忘了这回事。 为了查清楚珠子的来历,王占奎找到了天津一位珠宝鉴定的李教授。 教授用仪器检测后,初步判断这是一颗钻石,但它的六方晶系结构又和常见的等轴晶系钻石不同,这让专家们也犯了难。 几经周折,中心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颗极为罕见的陨钻夜明珠,估值3000万人民币。 王占奎又惊又喜,然而,还没等他开心完,天津方面就打来电话,推翻了之前的鉴定,直言结论不成立。 这一下,把王占奎从云端打回了谷底,但他并没死心,反而开始自学珠宝知识,在李教授的建议下,2007年,他带着珠子去了北京,找到了中国地质学院的吴国忠教授。 吴教授起初也怀疑是人工合成品,但在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的检测下,排除了这个可能,为了得到最终答案,学院决定从珠子上刮下一些粉末进行成分分析。 检测结果没有让他失望:这确实是一块天然金刚石,也就是钻石,而进一步的X射线衍射分析,则揭示了它更惊人的身份,这是一块来自外太空的陨钻,其稀有程度远非地球钻石可比。 面对香港富豪2亿元的收购意向,王占奎却异常平静,他觉得,这颗宝珠因佛门长老的善缘而来,终究应该回归它所属的地方。
1971年,内蒙古一名退伍军人王占奎,救下一位快要冻死的老人,临走前,老人为了感
月下影婆娑
2025-07-24 11:26:49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