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歼-10C,巴基斯坦空军其实更加偏爱枭龙!
首先是因为歼-10C的价格成本要比枭龙高出了很多,其次是因为巴基斯坦本土已经有了枭龙的组装线,所以枭龙也被巴基斯坦视为他们本国航空产业的一大“象征”。 而巴基斯坦每年军费也就110亿美元上下,空军能分到的不到30亿,这点钱还要养战机、买导弹、维护基地,还得应付北边邻居印度那堆苏-30、阵风。 歼-10C基础版5000万美金一架,高配版奔着6000万去,而枭龙Block3才3000万出头,买一架歼-10C的钱,差不多能匀出1.6架枭龙。 印度空军光苏-30就有270多架,巴基斯坦要是全换歼-10C,兜里的钱顶多撑死买40架,可换成枭龙,轻轻松松就能凑够100架,数量上先把阵形撑起来。 还有那本土组装线,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PAC)在卡姆拉的工厂,从枭龙Block1就开始敲敲打打,到Block3的时候,机翼、机身、航电系统72%的零件都能自己造,连发动机的部分维护都能搞定。 去年尼日利亚从巴基斯坦买的3架枭龙,有2架就是卡姆拉工厂直接下线的,每架还赚了500万美金,这钱对巴基斯坦来说,够给空军多买200枚空空导弹了。 维护这事儿更能看出差别。枭龙的零件在巴基斯坦本土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机翼上的螺丝、航电里的芯片,卡姆拉工厂旁边的配套作坊就能生产,换个零件当天就能搞定。 歼-10C的发动机、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部件还得从中国运,光报关、运输就得等半个月,赶上印度在边境搞事,战机趴窝一天都可能误事。 巴基斯坦空军的维修记录还显示,枭龙的出勤率能保持在85%以上,而租来的F-16因为零件受美国卡脖子,出勤率常年在60%徘徊,歼-10C要是大量列装,估计也得受这“进口依赖症”的罪。 实战里枭龙也早证明了自己。2019年印巴冲突,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Block2,靠着国产SD-10空空导弹,在克什米尔上空敲下来印度的米格-21,还把苏-30MKI吓得掉头就跑。 事后印度空军的报告里写着“对方战机反应速度超出预期”,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承认了枭龙的斤两。反观歼-10C,虽然性能比枭龙强一截,可没在巴基斯坦手里真刀真枪干过。 还有个藏在账本后的好处,枭龙的弹药能跟巴基斯坦的库存兼容。 它能挂巴基斯坦自己造的“哈立德”空地导弹,也能用中国出口的PL-15,甚至能兼容美国的“响尾蛇”(虽然现在美国不卖了),这种“百搭”属性,让巴基斯坦不用为了换战机,把仓库里的老弹药全扔了。 歼-10C虽然也能兼容,但配套的新型导弹得重新买,又是一笔额外开销,就像买新锅还得买新铲子,枭龙这口“老锅”,家里的旧铲子照样能用。 从长远看,枭龙还是巴基斯坦外交的“敲门砖”。缅甸买了16架,尼日利亚买了3架,斯里兰卡也在谈,这些订单虽然不大,但让巴基斯坦在伊斯兰世界里挣足了面子——“咱不光能打仗,还能造战机卖”。 这种“造出来、卖出去”的成就感,比单纯买几架先进战机更让巴基斯坦提气,毕竟国与国之间,能拿出手的产业比单纯的武器更硬气。 印度那边总嘲笑枭龙是“组装货”,可他们自己的LCA光辉战机,造了30年才列装20架,单价比枭龙还贵1000万美金,出勤率连50%都不到。 巴基斯坦用枭龙的数量和实战表现,早把这嘲讽堵回去了。 对巴基斯坦来说,空军要的不是一两架能炫技的“明星战机”,而是能批量列装、自家能修、还能带着产业升级的“实在伙计”,枭龙刚好全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