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花重金买了一根红薯藤,冒死将它偷偷编进了回国商

不看风景的万科 2025-07-30 19:51:10

1593年,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花重金买了一根红薯藤,冒死将它偷偷编进了回国商船的缆绳里,这一举动触犯了菲律宾的国法,若被发现,会被处死。 陈振龙在吕宋做生意,当地有一植物,长在地上不怎么起眼,藤蔓拖得挺长,它埋在地下的“块根”——当地人叫“番薯”。 它种起来特别省事:不怎么挑地,山坡旱地都能长;耗水不多;从种下到能挖出来吃,时间很短;最要命的是,它产量惊人!一块不大的地,种出的番薯能把一家几口吃得饱饱的,还能存下不少。 看着当地百姓把番薯当主食,烤着吃、煮着吃、磨粉做饼吃,怎么折腾都行。陈振龙心里活络了,猛地想起来老家那边总是闹灾。 旱灾一来,赤地千里,河水都干了,庄稼像干草一样;水灾一来,又是汪洋一片,稻田泡烂,颗粒无收。辛辛苦苦种稻子,到头来常常是填不饱肚子,一闹饥荒,饿死的人就多了去了。 陈振龙脑子里跳出个想法:要是把这番薯弄回老家去种,那该救活多少人命啊!这玩意儿耐旱、少病虫、好活又高产,简直是老天爷给饥荒年景准备的“救命根”! 可是,这想法好是好,想实现可难如登天!西班牙人精明得很,他们早就发现这“番薯”是个聚宝盆了。为了防止番薯被带到别的地方去种,抢了他们的“独门生意”,西班牙定下了严酷的法律:严禁任何人私自带走番薯的藤蔓、块根或者种子!谁要是敢偷带番薯植株出境,被抓住了,只有一个下场——砍头! 要带回藤蔓,首先得想办法弄到活着的藤。番薯藤离了土就很难活,更别说还要飘洋过海一路颠簸,从炎热的南洋回到福建,光海上航行就够呛。路上藤枯死了,所有冒险都是白搭。 怎么把这藤从吕宋岛弄上回国的船?盘问极严,西班牙人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搜身、翻行李都是家常便饭。摆在陈振龙面前的是两条路:装没看见这东西,安安稳稳做自己的生意赚钱;或者赌上性命,想尽办法把这“救命藤”带回老家。 陈振龙花了大价钱,悄悄地弄到了一小截带着芽点的番薯藤。怎么带?直接藏行李里?西班牙人不是瞎子!藏货舱里?躲不过搜查!他得找个万无一失的法子。 陈振龙苦思冥想,终于琢磨出一个奇招:把番薯藤像编麻绳一样,巧妙地编进商船上一捆用于捆绑货物的结实麻绳里头! 麻绳本身就粗糙,把同样颜色、有些韧性的绿藤编进去,粗看根本分辨不出来。检查的士兵谁会想到有人把违禁品藏在这种地方?谁会一尺一寸地去翻查船上到处都有的普通缆绳?就算看见了,也可能以为那是绳子自带的纤维或脏东西。 准备工作完成,陈振龙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回福建的船。货舱里又闷又潮,光线昏暗,那根藏在缆绳里的番薯藤,也在这阴暗颠簸的环境中静静躺着。 每过一天,陈振龙的心都揪紧一分。七天的航程,风吹浪打,对番薯藤来说是生死考验。它不能沾水太多怕烂,太干又怕枯死,全靠这点绳子的保湿作用硬撑着。陈振龙偷偷去查看,只能暗暗祈祷它挺住,千万不能被发现。每一次有人靠近那堆缆绳,每一次可能面临搜查,都是煎熬。稍有不慎,不光是藤毁了,他自己也会被当成罪犯抓起来砍头! 也许真是上苍有眼,陈振龙这次九死一生的旅程,竟然成功了!万幸没有被发现,番薯藤历经海上风浪、闷热潮湿的折磨后,在抵达福州时居然还顽强地活着!陈振龙如获至宝,激动万分。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立刻找到了自己的儿子——陈经纶。 陈经纶当时正好在福建巡抚金学曾手下做官(府学生员)。陈振龙把一路惊心动魄的经历和这珍贵无比的番薯藤拿给儿子看,并献计给时任福建巡抚的金学曾,说此物如何神奇,能解灾荒。巡抚金学曾一听有这么个宝贝,立刻下令:马上种! 陈家在自家地里小心谨慎地种下了这根差点丢命的藤蔓。藤蔓入土后,奇迹般地抽条长叶,很快茂盛起来。等到了挖薯的季节,埋在地下的“救命根”不负众望,结出了数量可观的硕大红薯!产量之高,远胜过当时福建当地普遍种植的稻谷和其他粮食作物,尤其在那些贫瘠的土地上,表现更佳!巡抚金学曾亲自尝过之后,立刻下令全省各府县开始种植番薯! 番薯在福建扎下了根,成了老百姓渡荒的“铁杆庄稼”。因为它耐旱,旱灾来了,别的庄稼枯死,它还能有点收成;它不挑地,山坡地、沙土地都能种;它长起来快,灾后抢种也能补上粮食缺口。福建人慢慢发现了它的种种好处,烤红薯、红薯粥、红薯粉干、红薯粉条…各种吃法都出来了。慢慢地“闽中便无凶岁”,哪怕年景不好,有了番薯,也不至于大批人饿死。 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没有停步,他们继续钻研番薯的种植技术,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种植和留种方法,传播到更多的农家。番薯从福建沿海开始,被引种到了内地,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乃至北方各地。这东西太能长了,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开枝散叶,无论平原山地,贫地沃土,都能有它的身影。 史书上有“陈姓六世传播”,指的是陈家几代人锲而不舍推广种植的功绩,民间百姓则朴素地称番薯为“甘薯”或者干脆用陈振龙的故乡命名——“金薯”。每一次丰收,每一口甘甜软糯的番薯下肚,背后都有一个福建商人七昼夜的生死煎熬和不朽功德。#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7
不看风景的万科

不看风景的万科

不看风景的万科